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网摘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打折
健康新闻 就医指南 养生保健 关爱女性 呵护男性 孕育宝典 两性课堂 心理诊所 美图 健康搜索:
  
 
 
秋爽养生 养收养肺
2007-09-24 12:51:00  来源:北京晚报
 

   又到了秋风送爽的季节。秋天使皮肤干燥、口干、鼻燥、感冒咳嗽的人多了。秋季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祖国医学认为,秋季在五行属金,五方属西,五味属辛,五脏属肺,就四季而言,春主生、夏主长、秋主收、冬主藏,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体必须顺应天时,才能无病。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所以秋季养生,一要养收,二要养肺。
  
  秋冬养阴
  在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渐长,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正如《黄帝内经》里说的“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养收、养藏,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秋季是燥气主令,尤其是北方,雨水减少,气候干燥,常易发生燥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燥胜则干”,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常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此外燥邪最易伤肺,因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轻则干咳少痰,痰黏难咯,甚至粘连成丝,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因秋燥伤阴,津液亏损,故无津液以润大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燥邪为患正好和秋天养收、养肺相违背,因此秋季的养生重点就是要防燥护阴。
  调补润燥
  预防秋燥,饮食防治最关键。应多补充水分,宜多喝开水、豆浆、牛奶、淡茶等饮料以养阴润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梨、橙子、柚子、萝卜、藕、银耳等以润燥生津,另外可多食些如百合、蜂蜜、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的清肃之性。尽量戒除烟、酒、咖啡、浓茶及煎炸食品,以免化燥伤阴。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等)可以促进排便,防止积滞于肠而化火伤津,导致大便干燥。对于确有阴伤之象,表现为口燥咽干、干咳痰少的人,可适当服用沙参、麦
  冬、百合、杏仁、川贝等,比如麦冬、菊花、沙参泡茶等,对于缓解秋燥有良效。当然,这只是对正常人及血虚、阴虚体质的人而言。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时常脘腹胀满、大便泄泻的,应该首先调理脾胃功能,再少吃一点滋阴食品。有些人将饮食和药品配合起来做成药膳,如冰糖银耳汤、百合粥、贝母梨汤等,因为汤、粥容易消化吸收,这样既能养阴润燥,又不加重脾胃负担,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自卫保湿
  此外预防秋燥还要注意空气保持湿润,在自己的小环境如庭院、室内可养些花草,勤洒水,以调节室内湿度,保持环境中的水分;秋季洗澡不宜过勤。尤其是老年人,以免因皮肤干燥而发生皮肤瘙痒症。秋季气候转凉,适合人们做各种运动,适当地运动如登高爬山、慢跑、太极拳等对预防秋燥也有好处,因为运动能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也就充盈。当然运动量也不宜过大,因为秋季毕竟是养收的季节。还有尽量少说话,说话太多,也能伤津耗液,使人口干舌燥。
  
相关新闻:
编辑:姜磊
 
收藏此页】【放大 缩小】【rss订阅】【打印】【关闭
 
 
 [养生保健]
更多>>
 
·全世界的人都在失眠
·要想苗条会睡觉 7、8小时最合适
·幸福夫妻每天做的四件事
·“有毒”家居用品大盘点
·睡不好觉,易得糖尿病
·这五种情况下不适宜洗澡!
·孩子与父母争执有利成长
·好妻子要学会烹饪和理财
·喝桶装水应注意三个问题
·怎样判断男人是否要补肾
 健康图吧>>
更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