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从三伏贴谈中药外用

2018-06-22 15:45:00来源:医药卫生报-医药卫生网作者:

  转眼又进入炎夏,每年的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便会进入夏季最酷热的时段“三伏天”。中医素有“冬病夏治”之说,即根据《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理论和“春夏养阳”治疗法则,借助夏日炎热治疗秋冬易发的寒凉疾病,最常见的便是“三伏贴”,一向注重中药外用安全治疗的一代宗师中医馆认为: 虽然“三伏贴”只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药外用的疗法之一,但窥其一角亦能感受到祖国传统医学的繁盛和蓬勃发展。

   

  (三伏贴贴敷)

  三伏贴是中医贴敷疗法“天灸”的一种,在传统历法的三伏天,用相应药物做成膏药,贴敷于所选穴位来驱寒散风或除湿消饮,而达到治疗一些秋冬好发慢性疾病的方法。现代医学及实践也证实,此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某些慢性疾病的症状,减少秋冬季发病次数,最终使疾病痊愈。

  中药外用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五十二病方》帛书中就记载了其整理出的283方中,就有一多半涉及到中医外治中药外用。其中就包裹了洗浴、浸渍、熏蒸、热熨、敷凃等多种中药外用的方法。这说明在公元400年前,中医外治中药外用的医疗方法就已经成为中医治病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药外用洗浴疗法)

  到秦汉时期中药外用之法开始从一般运用上升为理论的初步阐述完善。在《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众多的中药外用相关理论,例如:“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心以除风中之脉”为后世的中药外用的发展奠定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更是将中药外用发扬光大,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将中药外用之法进步完善并且用于更多疾病的治疗。例如:苦参汤外洗治疗湿毒引起的狐惑病,黄连外敷治疗瘙痒的浸淫疮,通过使用头风摩散熨摩经络治疗头疼等。其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伤寒论》涉及到的中药外用的方法包括了:熏蒸法、点药法、扑粉法、熨摩法、含噙法、洗浴法、灌耳法等等。

   

  (中药外用艾灸法)

  到了明清时期,中药外用更是得到了中医治疗的认可,清外治大师吴尚先的《理溣骈文》中记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明确的表达中药外用所用的医理和药物是和内治之法相同的。中药外用通过皮肤给药,直接使药物进入外周血液循环,不需经肝脏解毒直接作用身体,更方便也更安全。

   

  (张仲景《金匮要略》)

  近年随着医药安全逐渐被重视,药物外用已经成为了世界医疗研究的重点,例如硝酸甘油皮肤给药治疗冠状动脉不足,美国的“离子电渗透析”给药法,都是将药物外用不仅降低了用药的副作用,而且极大程度减轻了患者的身体痛苦。

  在世界医疗大环境的影响下,中药外用也蓬发出新的生机,许多中医药企业都投身于中药外用的发展上,积极扶植中药外用科研项目,培养优秀中医外治医疗人员。一代宗师药业作为中药外用的继承发展者,以“让中药外用影响世界”为目的,以“让治病更加简单安全”为己任。不断将我国优秀的中药外用验方发掘保护,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其发扬光大,以期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的曙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