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王万玲同志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已经20年了。在这20年里,她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一步一个台阶地奋斗着。她的奋斗历程也同时折射出了保健院从单纯的保健到现在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和规模化发展的奋斗历程。
工作着是美丽的,奉献着是幸福的
每个女人都渴望美丽,人活着总在追求幸福,但对美丽和幸福的理解也许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而王万玲同志的答案是:工作着是美丽的,奉献着是幸福的。她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作为院里的业务骨干,许多年来,她已经习惯了生活中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孩子跟她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她经常把孩子舍在家里24小时听班,不管是风雨交加的深夜,还寒风刺骨的冬天,一个电话就中断手头所有的家务,这些都是家常便饭。而孩子也习惯了她的飘忽不定。孩子小的时候,有时一听到电话响,孩子就就抬起小脸问,妈妈,是不是又要去单位?是不是又不能陪我了?作为母亲,谁不想在家陪伴儿女,享受天伦之乐那?
2000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她接到单位电话,说有一位病人产后大出血,情况危急!大家都知道,产后大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她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就出了门。当时正是深夜,天上飘着雪花,路面因为融化的雪而变得非常难走,平时怕走夜路的她,此时忘记了什么叫害怕,然而路面实在太泥泞了,一不小心,她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她定了定神,活动活动身体,咬着牙爬起来继续赶路。当她满身泥水地赶到产房,同事们心疼了,抓住她冰冷的手让她稍暖和一下,可她立即组织大家采取抢救措施……。一番忙碌之后,产妇的宫缩改善,血止住了,产妇转危为安。此时的她才感觉到身上的疼痛。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膝盖上渗出的血把衣服都粘住了。回到家,儿子心疼地哭着说:“妈妈,以后爸爸不在的时候,我陪你去!”而那时儿子不过十岁。
而最让她感到愧疚和遗憾的是没有尽到作为女儿的全部孝心。父母病重期间都在市区治疗。当时,保健院里的工作正千头万绪,忙于工作的她常常心存侥幸,认为忙过这阵子会有机会陪在父母身旁说说话,聊聊天,给他们一些安慰,老天爷不会这么无情,因此那些日子她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过一天工作。可是当阴阳相隔的时候,她万分愧疚,漫漫人生路,为什么就不能抽出几天的时间,哪怕三天五天多陪陪他们呢?可是,又想想那些日子里从她手里逃脱死神的产妇,想想那些日子里经过她手而嘹亮啼哭的孩子,她又感到一丝安慰,父母的在天之灵会理解女儿,会理解女儿的奉献和付出的!
20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当她一次又一次、听到自己接生的婴儿、那嘹亮的哭声;当她夜里连续做完几台手术、独自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深夜离开手术室;当她一次又一次、听到母子平安的喜报,她意味到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美丽!
勇攀高峰 追求卓越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为患者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就需要有一流的医疗技术。患者没有按照书本生病的,何况现在又是知识更新非常快的时代,所以王万玲同志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学习。除了进修以外,业余时间还学习研究最新的妇幼保健知识,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工作中她发现,传统的卧式分娩使得产程延长,许多没有勇气的产妇为此选择了手术助产,给身心带来一定的痛苦,这个问题曾长期困扰着大家,她决心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国外关于自由体位分娩的报道。于是立刻着手研究,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在数百例产妇临床中观察、记录,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在大量临床数据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产妇在舒适体位下心理放松,便于增强信心,有利于娩出胎儿,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且降低了剖宫产率和侧切率,可以进行推广。她把自己的探索和研究写成了《产程中产妇取自由体位等临床探讨》和《产程中产妇取坐位待产临床探讨》两篇论文,获得同行一致好评,获德州市科技局科技成果三等奖,被评为国内先进水平;于99年率先开展无痛分娩技术,结束妇女痛苦分娩的时代,让产妇朋友轻轻松松做妈妈;于02年率先开展宫腔镜技术,如:宫腔镜下行输卵管插管通液诊治输卵管性不孕,受孕率达45%,受到了不孕夫妇的好评。有一次,一位未婚女青年B超发现宫颈赘生物,心理压力很大,担心手术损伤周围组织,为了不损伤其它脏器组织,她采用宫腔镜电切切除了赘生物,为此女青年感激不尽。
不断的学习、研究,使她的业务水平实现了与时俱进,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003年的一天,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走进了保健院。她的左侧乳房流脓近两个月了,几乎跑遍了大医院,虽然医生也采取了切口引流手术,但一个个刀口不愈合,并且多处感染,流脓流血,恶臭难闻,患者几乎已经丧失了信心,不少医生建议她做乳房切除手术,但患者又不太甘心,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慕名找到了王万玲大夫。通过仔细观察病情,她决定收治这位病人。先对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培养,做了药敏试验,之后确立了治疗方案。经过20多天的精心治疗,病人奇迹般地痊愈了。病人的丈夫和子女都非常激动,一遍又一遍地唠叨着: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啊!
患者就是亲人,患者满意就是最高标准
作为一名医生,王万玲同志经常这样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病人,如果病人是我的亲人,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医疗服务呢?我应该向所有的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把患者的满意作为最高目标。”
工作中,她坚持“文明行医,廉洁行医”,始终坚持不开大处方,能用廉价药品尽量用廉价药品。记得前几年受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一些药品销售代表找到保健院,找到她,要求多开他们的药品,并给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但她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自己的行医原则。时间一长,医药代表从失望到绝望,干脆都不到我们保健院里来了。也许是因为北京的医疗费太贵的原因,曾经有一些在德州有关系的北京人来到我们保健院,手术前他们送红包、送东西,说这是北京的规矩,但王万玲同志告诉他们:“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规矩,我一定会尽到一名医生的责任。”最终,服务和质量赢得了患者们由衷的称赞,一面面鲜艳的锦旗成为他们心情最好的表达。
1998年8月份的一天,经济开发区宋官屯一名身有残疾的农村智障产妇住进了医院。她的家里很穷,只带了300元钱,交上住院费就所剩无几了,其他的用品一概没有。生完孩子,钱花光了,而孩子连件小衣服都没有。王万玲同志得知这一情况,立即为这位产妇买来鸡蛋、红糖、小衣服,并带领科室工作人员给她捐款,后来院领导得知后,又发动全院的同志们捐款捐物。感动得产妇的丈夫热泪盈眶,连声说:我遇上好人了,遇上好大夫了!就连那位有着智力障碍的产妇都竖起了大拇指。他们为女儿取名“爱心”,并且每年都带着孩子来保健院看望医生护士们。德州电视台还对这件事进行了专题报道。
还有一次,一位农村产妇剖宫产产下一名女孩后出血,常规的手段几乎全用上了,但子宫就是不收缩,产妇继续出血。这种情况很危险,继续下去很可能危及生命,最省事的处理办法就是实施子宫切除术。但是这是一个很困难的选择,因为产妇家住在农村,按照政策,第一胎是女孩还可以生育第二胎,切除子宫就意味着使她失去了这个权利。怎么办?反复权衡,王万玲同志果断地决定,为产妇保子宫、保生命!二者都要保!在当时的情况下,风险特别大,弄不好什么都保不住。她带领大家轮番用手为产妇按摩子宫,同时打开静脉通道,切开腿静脉,输血用药,差不多用了一夜的时间,终于保住了产妇的生命,保住了子宫,这时候她和同志们的手差不多都痉挛了,病人家属感动得热泪盈眶。
上面说的这些事情,大大小小,王万玲同志每年都要遇到过许多次,举不胜举。有人这样劝过她,你除了忙业务,还为病人乱七八糟的事操心,费心费力,工资又不多拿,值得吗?可王万玲同时并不这样想,她认为:“只要患者满意,能够用我的一点一滴为患者带去温暖,为保健院的发展增砖添瓦,那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多年来,王万玲同志付出的汗水赢得了广大患者、领导以及同志们的充分肯定,1999年被共青团德州市委、市卫生局评为市级“优秀青年卫生工作者”、2000年被德州市总工会授予“优秀服务标兵”、2002年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市直巾帼建功标兵”、2003年被评为“市直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被评为“德州市优秀医学会会员”、“德州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记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成绩都属于过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我的行为准则,在奉献中体验人生是我最大的幸福!”这就是王万玲同志对人生价值的答案。我们期待着她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更加美丽的人生,去开创妇幼保健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