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坚持“三抓”促“三化”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2022-07-04 09:23:47 来源: 中国医药报·中国食品药品网 作者:

  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部署以来,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四三二”工作模式,强化组织领导、协同联动、行刑衔接,将专项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严查严打与日常监管相结合、风险排查与重点工作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力筑牢药品安全根基和防线,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抓联动,凝聚一体化整治合力

  临沂市以市食药安委会联席会议为平台,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一是坚持市县同步推进。把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县两级分别召开动员会,成立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法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重大案件查办协调督办等5个专项组,加强整治行动组织领导。二是强化内外协作联动。市场监管系统内部,横向整合业务监管、投诉举报、信用监管、网络监管、广告监管等资源,纵向实行市、县、所三级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系统外,加强与山东省药监局区域检查第五分局、公安、行政审批、卫健、医保等部门的配合联动,建立风险会商、联席会议、联合执法等机制,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查资质、核票据、对实物、共会商,联查联办。三是加大督导考评力度。坚持效果导向,压实整治责任,强化督查督办,实行周报告、月通报,定期督促指导,推动专项整治行动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抓基础,完善长效化监管模式

  推进长效化机制建设,提升专项整治行动效能。一是以完善网格化监管机制为切入点。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标准”原则,将全市零售药店、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及疫苗接种单位、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化妆品经营者全部纳入市、县、所三级监管网格,实现药品监管“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二是以推进监管执法一体化为着力点。建立监管办案协同机制,加强监管与执法信息互通、双向推动。组织市、县、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突出大案要案查办,集中力量严惩重处一批违法违规案件。截至4月,全市共办理药械化案件244件。三是以探索完善清单化管理机制为攻坚点。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事前企业承诺践诺、事中分级分类监管、事后联合惩戒,实施责任清单制、公开承诺制和风险自查报告制,共编制158条药械化经营监管事项清单。四是以加强药物警戒监测建设为支撑点。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建立完善药品风险主动监测、科学识别、专业评估、有效控制等运行机制。目前,挖掘各类风险信号125个,上报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药物滥用四项监测报告12400例。

  抓重点,构建常态化打防机制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平战结合、打防并举,牢牢守住药品安全底线。一是严标准防风险。将专项整治与疫苗质量管理专项检查、药械化清单化管理试点工作和市守好“一排底线”食品药品安全专线工作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互促共进。落实分级分类监管制度,研究确定药械化经营使用单位风险等级,全面排查风险,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一排底线”药品安全工作中,累计排查化解药械化风险隐患49条(药品风险15条,医疗器械风险30条,化妆品风险4条)。二是重创新提质效。开发推广“沂械安”微信小程序,切实摸清医疗器械监管底数。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假劣药品认定工作的通知》,成立假劣药品认定工作小组,明确假劣药品认定适用情形、认定需提交的资料和认定工作流程等。三是强支撑快检验。坚持质量抽检与监督检查相结合,不断优化抽检模式;开启快速检验通道,对监管中发现质量可疑和投诉较多的品种,优先送检,为查处问题产品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撑。目前,已抽检药械化239批次。四是严打击重惩处。以农村、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区域,聚焦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环节、化妆品经营环节存在的易发、频发问题,统筹交叉检查、随机检查、飞行检查、暗查暗访等工作方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监督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价、早控制”。目前,共监督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19193家次、疾控机构31家次、疫苗接种单位(含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1020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4337家次,检查化妆品2748家次。

初审编辑:黄勇

责任编辑:唐克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