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养生保健

请把“睡一个好觉”当成最重要的事来管理

2024

/ 06/19
来源:

中国妇女报

作者:

李睿

手机查看

  如果你长期熬夜或是睡眠质量差,那么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记忆力慢慢变差。这种记忆力差不但体现在记不住过去的事情上,甚至也会影响对新发生事情的记忆。

  我发现许多人明明知道睡眠很重要,但却总是有意无意地熬夜。在他们心中,睡觉的优先级始终排得很低。仿佛只有百无聊赖了或者真的困到不行,才愿意去睡觉。在此我想严肃地告诉你:睡觉很重要,请把它提升到高优先级的位置。

  睡好了,大脑中的腺苷都被消耗掉了

  当我们醒着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消耗能量。这个消耗能量的过程,实际上是身体不断分解ATP,将储存在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TP的最终分解产物是腺苷。随着ATP的分解,腺苷会逐渐累积。当它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的活动,让我们产生困意。

  我们睡眠的过程,其实就是将腺苷消耗掉的过程。因此如果你好好地睡了一觉,醒来时会觉得神清气爽,那就是大脑中的腺苷都被消耗掉的缘故。

  同样,咖啡之所以能够提神,原理也在于此。咖啡因的结构跟腺苷相似,能够跟神经元中的腺苷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真正的腺苷跟神经元结合,被大脑感知到。换句话说,咖啡因实际上是通过欺骗大脑来实现消除困意的效果。

  缺乏睡眠带来两大恶果

  睡眠究竟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缺乏睡眠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第一个作用,是关于记忆。我们每天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大脑里面其实是不牢固的。它们需要一个加工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被大脑巩固和内化。这个过程发生在哪里呢?就是睡眠。

  睡觉的时候,大脑会通过两个机制来巩固我们过去一天的记忆。第一个是回放,也就是在脑海里“循环播放”我们这一天经历的事情,从而巩固我们对重点场景和信息的记忆;第二个是修剪,也就是通过修剪掉无用的、冗余的神经元连接,将资源用在更重要的连接上,优化大脑的储存模式。

  从这个角度讲,缺乏睡眠带来的后果是不可逆的。因为你这一天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如果不通过睡眠将它整理和巩固好,它就很容易丢失掉,再也无法被我们回想起来。

  同样如果你失去了一次修剪神经元连接的机会,那么大脑就会堆积更多的无用连接。这些无用连接不但会占据我们的思考,也会抢占创建新连接的资源,使得建立新连接的效率降低。

  所以,如果你长期熬夜或是睡眠质量差,那么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记忆力慢慢变差。这种记忆力差不但体现在记不住过去的事情上,甚至也会影响对新发生事情的记忆。

  第二个作用,是清除大脑里面无用的代谢废物。我们每天醒着的时候,大脑每时每刻都在工作。这个过程会积累大量的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对大脑的影响可能不会立刻表现出来,但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比如,这其中有一类代谢废物叫作β-淀粉样蛋白。当它在神经元中富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一个“斑块”,使得神经系统的血管硬化、弹性变差,诱导神经元凋亡。简单来说,就是在神经网络中制造出一个“阻塞”,让信号无法通过。

  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这很可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元凶。在许多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脑中,发现了大量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这正是使得他们思维和认知能力发生不可逆的退行性病变的原因。β-淀粉样蛋白的斑块,一旦形成就很难处理,所以我们只能在它尚未形成的时候,尽量将代谢废物清除掉,避免它们富集起来。

  研究发现:当我们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下,大脑中的血液含量会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脑脊液。它会大量流入大脑将代谢废物带走,让大脑维持在一个更稳定的状态。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我们的深度睡眠阶段,大脑的神经胶质细胞大小会缩小60%,这为脑脊液清理代谢废物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因此这个阶段大脑的排污工作效率大约是白天的10~20倍。

  因此,如果你长期缺乏良好的睡眠,这些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清除,从而累积起来,结果会相当可怕。它们会降低你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提高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

  睡眠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动态平衡。它通过修剪白天形成的无用连接,整理白天创造的记忆,清除白天产生的废物,从而使得我们的身体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状态。

  如果你缺乏睡眠,其实就是在打破这种动态平衡,让我们身体的稳态系统向着不稳定的状态倾斜。久而久之,会容易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影响记忆力、情绪、认知能力,从而产生焦虑和恐惧等情绪。

  高质量睡眠:“三个标准”VS“三种类型”

  每个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长是不一样的,大约在7~9个小时之间。长期超过9小时的话,同样会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提高死亡率。有些人睡眠时间很短,也能满足动态平衡的需要,也不会在白天犯困。

  除了睡眠时间,睡眠的质量也很重要。

  (1)睡得好:睡眠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不会反复多次醒来;(2)睡得够:睡眠长度要足够;(3)睡得稳:每天保持同样的入睡和起床时间,尽量不要打乱节奏。如果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那基本就是健康的睡眠。

  研究表明人是有强大的自我纠正和修复作用的。如果你只是偶然有几天缺觉,那么身体会让你在后面几天把它补回来,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偶然有几天没睡好,身体可以去调整和修复它。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要老是想着“我会不会失眠?”“会不会影响健康?”你越是这样做越是会更睡不好。

  提高睡眠质量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睡眠类型。

  很多人把“睡得晚”理解为熬夜,其实不同的人适合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是不一样的。

  睡眠学家们发现在人群中大体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睡眠时间偏好:(1)晨型人,又称“云雀”,倾向于早睡早起,约占人群比例的25%;(2)夜型人,又称“猫头鹰”,倾向于晚睡晚起,约占人群比例的26%;(3)正常人,又称“蜂鸟”,介于两者之间,约占人群比例的49%。

  晨型人的性格特征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自律、自信、责任感,擅长聚合思维;而夜型人的性格特征,则往往倾向于开放、聪慧、敏捷,擅长发散思维。

  提高睡眠质量还需要我们管理好睡眠环境和习惯。失眠的本质是“过度唤醒”,也就是大脑过度的紧张和兴奋。因此,想让自己更好地入睡,拥有更高质量的睡眠,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放松。

  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你失眠了,试试下面这些想法:我之前睡得挺好,今天只是一个波动,不要受到影响;偶尔的失眠不会影响状态,不会影响我的工作;许多人都会受到失眠的困扰,但只要我运用这些技巧,我一定可以改善它,因为它们已经被很多人验证有效了……(李睿)

责编:孙海燕


审签:黄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