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健康新闻 >医界传真

济南市三院眼科专家带您认识眼睛上的“生命地图”

2025

/ 06/1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危害身体健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底则是这扇窗户背后的 “生命地图”。

  眼底,顾名思义,就是眼球内后部的组织,即眼球的内膜——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眼底的这些精密结构不仅承载着视觉功能,更像是一面精准的镜子,无声地映照着身体内部隐藏的健康密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徐新花解释,“高血压的痕迹、糖尿病的信号、动脉硬化的征兆,乃至神经系统微妙的变化,常常在此处留下最清晰、最超前的警示印记。”

  精准的 “健康探测器”,

  全身健康的 “预警灯”

  眼底是全身唯一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徐新花说,通过专业设备拍摄的眼底照片,医生能够直观观察到视网膜血管的细微变化、视神经的形态以及黄斑区的功能状态。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导致的血管硬化、老年黄斑变性、青光眼等常见致盲眼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却如“视力的小偷”般悄然蚕食视觉。“当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信号真正显现时,宝贵的视功能可能已遭受难以挽回的侵蚀。”徐新花说,“这种无声的侵蚀,不仅夺走了眼前清晰的风景,更在无形中削弱了生命的活力与色彩。如糖尿病患者,起初仅觉得视力有些模糊,并未在意,直到进行眼底检查,才发现视网膜已经出现微血管瘤、出血点等病变,如果再拖延治疗,很可能面临失明的风险。”一张小小的眼底照片,如同精准的 “健康探测器”,让潜在眼病无处遁形。

  除了眼部疾病,眼底检查还能成为全身健康的 “预警灯”。作为全身唯一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血管的部位,眼底血管的状态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例如,高血压患者的眼底血管可能出现痉挛、狭窄甚至破裂,这些变化比身体其他部位的症状更早显现;而颅内肿瘤压迫视神经时,也会在眼底检查中反映出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特征。还有肾病、血液病疾病等,都可能在眼底有所表现。一次简单的眼底拍照,不仅能筛查眼病,更可能为发现全身重大疾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机。

  眼底病“拖不起”

  为了及时发现眼部问题和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徐新花提醒,将定期、全面的眼科检查纳入健康生活的必备清单,一次专业而细致的眼底筛查,不仅能洞察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的蛛丝马迹,更能成为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前哨”。早期干预,是阻断疾病链条、守护清晰视界最有效的盾牌。莫让“看不清”成为您探索世界、享受生活的无形枷锁。

  在眼科门诊,经常看到这样的遗憾。患者因视力模糊、视物变形、有漂浮感来就医,不少人将其视为视力下降的正常表现,然而情况却并非这么简单。这些症状如果不加以重视,患者很可能会面临永久性失明的风险。这类疾病有一个统称——眼底病。

  徐新花说,“眼底病的一大特点就是发病隐匿且进展迅速,治疗窗口期通常不超过半年。“许多眼底疾病在初期可能并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如视野中的小黑点、轻微的视觉扭曲或对比敏感度下降,这些常常被患者忽视。”相比白内障,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难度更高,患者可能突然失明。令人遗憾的是,公众普遍认知不足、高危人群筛查不足,也致使国内眼底病患者的实际诊疗率偏低。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以及高度近视人群为眼底病高发人群。徐新华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眼底病高发人群,应将定期、全面的眼科检查列入健康生活的必备清单,一次专业细致的眼底筛查,不仅能洞察各类眼科疾病,还能成为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前哨”。(通讯员 王竹君 陈晨)

责编:孙海燕


审签:黄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