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山东药品监管
手机查看
“山药煲汤健脾养胃,枸杞泡水滋补肝肾”,很多人觉得中药源自天然草本,尤其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既能当食物又能作药物,安全性肯定有保障。许多老年人为了强身健体,更是热衷于购买人参、阿胶等名贵“药食同源”药材进补。但你知道吗?随意食用不仅可能白费功夫,还可能暗藏健康风险!今天就带大家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药食同源”中药。
一、辨证食疗:你的体质决定吃什么
虽然“药食同源”药材大多性质温和,但每个人的体质也需要匹配对应的食材。中医经典《内经》提出“虚者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调理原则——气虚乏力的人适合吃红枣、桂圆补气血;手脚冰凉的虚寒体质可以用生姜、肉桂驱寒;而经常上火、便秘的热性体质,则适合用绿豆、苦瓜清热降火。
以夏季常见的绿豆为例,绿豆性寒凉,是夏季消暑的经典食材,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但正因它“寒气十足”,脾胃虚寒、经常腹泻的人群大量食用,容易引发腹痛、消化不良;女性经期过量食用,还可能加重痛经。建议搭配温性的陈皮、生姜一起煮,中和寒性,同时体寒者每周食用不宜超过2次。
二、搭配禁忌:了解食药的搭配原则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很多饮食禁忌都是蕴含中医辨证理论的,有些食物和药材搭配在一起不仅会削弱或增强药效,还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比如感冒时喝姜汤发汗,就千万别吃冰镇西瓜“浇灭”药效;正在服用调理脾胃的山药、茯苓,就要远离炸鸡、油条等油腻食物。
特别要记住这些经典禁忌组合:桔梗宣肺利咽,但和滋腻生痰的猪肉同食会降低药效;人参补气,却和破气的萝卜“相克”;鲫鱼炖汤虽鲜,却不能和行气消积的厚朴一起烹饪。日常制作药膳前,不妨多查查药材搭配表,避免踩雷。
三、顺时因地:跟着节气和地域吃对药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吃对药材也要“看天吃饭”。元代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就提到四季饮食法则:春天阳气生发,适合吃小麦、豆芽等凉性食物;夏天酷热,绿豆、冬瓜能清热解暑;秋天干燥,芝麻、银耳润肺润燥;冬天寒冷,山药、桂圆等温热食材最适合暖身。
不同地域的饮食也大有不同。在西北严寒地区,人们需要多吃羊肉、辣椒抵御寒气,补肾药材用量可以适当加重;而在气候湿热的东南沿海,石斛、麦冬等滋阴药材更受欢迎,温燥药材则要减少用量。
“是药三分毒”,即使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也不是万能保健品。盲目跟风进补、随意搭配食材,很可能让养生变成伤身。下次准备用中药材调理身体时,不妨先了解自己的体质,查查搭配禁忌,顺应时节地域科学食用。健康无小事,科学养生才能真正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责编:辛明芮
审签: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