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健康新闻 >山东卫生

不开刀,一针“冻死”癌细胞!这个团队以微创破局,再创肝癌治疗新高度

2025

/ 03/1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徐玲 通讯员 常刚 济南报道

  肝癌被称为“潜行的杀手”,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即便有手术机会,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病灶位置也让人束手无策。如何用更安全、更有效的方式“狙击”肿瘤?

  近日,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微创介入科主任常刚带领团队成功开展CT引导下人工气胸肝细胞癌靶向刀冷冻消融术,以“创新术式”破解治疗困局,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治疗更优解。

  突破传统手术“禁区”

  为肝癌患者“冻”出一条生路

  肝癌治疗中,消融技术因创伤小、恢复快,成为无法手术患者的“救命稻草”。其中,冷冻消融因能精准“冰封”肿瘤、激活免疫力、术中无明显疼痛等优势备受关注,但棘手的是,肝脏顶部肿瘤紧邻肺组织,传统穿刺易误伤肺部(见下图A),导致气胸、咳血等并发症,风险极高。

  “就像在悬崖边拆炸弹,稍有不慎就会‘引爆’危险。”常刚比喻道。如何提升安全性?团队将目光投向我国自主研发的靶向刀低温冷冻系统——用工业常规压力氩气和氮气替代进口冷媒,治疗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创新引入人工气胸技术,通过向胸腔注入洁净空气,“推开”肺部组织,为手术开辟安全通道。

  “人工气胸听起来简单,实则需要毫米级精准操作。”常刚解释,团队通过CT实时引导,控制注气量,既能暴露肝脏深部肿瘤,又能避免过度压迫心肺。这一技术突破,让以往处于“禁区”位置的肝癌也能被精准消融。

  肿瘤“卷土重来”

  这项技术为他按下“重启键”

  67岁的沈大叔(化名)就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他曾在外院接受过两次微波消融术,但近期复查时发现肝脏S4段近膈顶处出现新病灶,经过专业咨询来到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治疗。常刚主任接诊后为家属详细解释,“肿瘤紧贴膈肌,像藏在‘死角’里,一不小心就会‘擦枪走火’伤到肺部。”

  面对这一难题,常刚团队经过深入讨论和周密准备,决定为患者实施CT引导下人工气胸肝细胞癌靶向刀冷冻消融术。相比于传统的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热消融技术,该项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更安全、副作用小等优势,适合于肿瘤“挨着”高风险部位或疼痛敏感部位,如靠近膈肌、心脏、胆囊、大血管的肿瘤患者。

  术中,常刚团队先在CT引导下向患者胸膜腔内注入一定量的洁净空气(见下图B),成功“推开”肺组织,暴露肝脏深部病灶(见下图C)。随后,细如笔芯的冷冻针直达肿瘤中心,开启“冰封”模式:-196℃的低温氩气瞬间将肿瘤冻成“冰球”,15分钟后切换氮气复温3分钟,再重复冷冻、复温过程,共两次循环。期间密切监测消融针位置及冰球覆盖病灶情况(见图下D),使冰球范围超出肿瘤边缘5-10mm(见下图E),实现根治性消融。“整个过程就像用‘冷兵器’精准剿灭敌人,不伤一兵一卒。”常刚描述道。

  术后,沈大叔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成功开展此次手术,标志着微创介入科在肝癌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人工气胸与冷冻消融的“双剑合璧”,也为高危位置肿瘤患者提供了可复制的全新方案。

  正如常刚所言,“让微创技术‘既高精尖,又接地气’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从“风险禁区”到“精准清除”,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微创介入科以技术突破重新定义肝癌治疗边界。下一步,科室将继续深耕“精准、微创、可及”的医疗创新之路,为更多患者点燃生命希望之光。

责编:徐玲


审签:黄勇

热点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