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健康新闻 >山东卫生

针到痛除!疼痛科微创技术巧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025

/ 02/0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徐玲 通讯员 曹坤 济南报道

  提起带状疱疹,很多人都会眉头紧锁,该病民间俗称“蛇缠腰”“缠腰龙”,一般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常在免疫力低下时发作。更令人感到棘手的是,约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遗留剧烈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程度可达10级最高级别,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脸上像刀割火烧!”

  饱受痛苦煎熬的她能否脱离困境?

  春节前,年近七旬的张阿姨(化名)左侧面部突发带状疱疹,经过对症治疗,疱疹逐渐消退,但张阿姨的面部却遗留了持续性剧烈疼痛。“吃饭时疼,睡觉时疼,脸上就像是用刀子割、用火在烧,真是要命。”回想起痛苦的经历,张阿姨仍心有余悸。

  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张阿姨的疼痛范围集中于上颌、鼻翼及面颊区域,诊断为“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第二支受累)”,经药物、神经阻滞等常规治疗后效果不佳。看到老人深陷疼痛苦海,一家人心急如焚。

  经过专业咨询,春节假期,张阿姨和家人来到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疼痛科就诊。疼痛科主任赵治涛接诊后,为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病情,三叉神经第二支即上颌支,通常位于颅骨内部,并穿过一些复杂的解剖结构,不像身体表面的神经那样容易被直接观察和触及,因此治疗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但也请老人家放心,疼痛科团队在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一定能帮助老人摆脱疼痛困扰。

  详实的解释和暖心的话语大大缓解了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患者入院后,疼痛科团队立即邀请影像中心、麻醉科等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结合多学科专家建议,决定采用“CT三维成像引导下圆孔穿刺射频热凝术”这一微创治疗手段解除病痛。

  “小钢针”解决“大难题”

  高难度微创治疗解锁“无痛”密码

  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手术及时开展。术中,赵治涛主任团队首先通过高分辨率CT精准定位面部圆孔,这是三叉神经第二支穿出颅腔的关键骨性通道,随后以毫米级精度将射频针经面部穿刺至靶点,通过温度可控的射频热凝技术,选择性阻断病变神经传导。

  手术用时不到1小时,全程仅需局部麻醉,患者保持清醒状态,术后疼痛即刻缓解,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经过术后科学治疗和精心护理,张阿姨两天后便可康复出院。

  赵治涛主任介绍,三叉神经第二支射频热凝术对手术操作者的影像解读能力、立体空间定位能力及穿刺技术要求极高。通过高分辨率CT引导可清晰显示圆孔与周围血管、颅底关系,规避穿刺风险;射频热凝技术则能精准调控治疗范围,在有效镇痛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神经正常功能。该技术尤其适合药物难治性、解剖变异复杂的神经痛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势。

  近年来,作为山东省疼痛临床研究中心骨干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疼痛科聚焦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已成熟开展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脊髓电刺激植入术等多项国内领先技术。目前,疼痛科已开设带状疱疹专病门诊,为患者提供安全性高且效果显著的一站式诊疗服务。下一步,科室团队将继续推进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疼痛治疗,让更多顽固性疼痛患者重拾健康信心,拥抱美好生活。

责编:徐玲


审签:黄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