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健康新闻 >山东卫生

告别“孤独”,从“肠”计议,肠道菌群移植技术为“折翼天使”开启康复之门

2025

/ 01/0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徐玲 通讯员王海娇 济南报道

  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也称自闭症)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增长趋势,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自闭症患者常常面临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及行为重复刻板等问题,很多患者还同时伴有胃肠道症状。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紧跟学科前沿,积极探索创新,较早开展了肠道菌群移植技术。通过精准科学的肠道菌群调整,不仅可以帮助消化、代谢等疾病患者进行实质性改善,更为自闭症患者带来康复新希望。

  自闭症合并多种代谢疾病

  年少的他能否“浴火重生”

  12岁的浩浩(化名)在2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经过多年康复训练,孩子虽然能够进行吃饭、洗手等简单动作,但仍存在认知、语言表达及社交障碍,理解能力差,说话困难,且言语不清晰,焦虑易怒,有时还会怒叫,两手抖动,情绪不能控制。更令人担忧的是,他还伴有肥胖、便秘、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多种代谢问题。

  焦虑的父母来到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进行咨询。内分泌科主任、知名专家朱蕾教授接诊后,为孩子进行了肠道菌群测序和分析,发现患儿存在重度肠道菌群失衡,菌群多样性降低,多种有益菌如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普拉梭菌、罗斯式菌属等明显减少,有害菌如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科、链球菌等明显增加,同时神经递质合成能力处于中度异常的状态。目前的肠道菌群结构大大增加了“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过敏性疾病、湿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患病风险。

  科学对症治疗还要持之以恒

  医患同心帮他走出孤独世界

  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朱蕾教授带领内分泌科团队为其制定了肠道菌群移植搭配膳食纤维的治疗计划。

  治疗过程中,浩浩口服了肠道菌群胶囊。从服用肠菌胶囊的第3天开始,患儿排便情况就得到显著改善,每日能够自主排便1-2次,且为黄色成形软便。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治疗一个疗程后,顺利出院,并在出院后遵照医嘱坚持口服膳食纤维。

  出院后一个月的随访显示,浩浩排便一直正常,认知功能也有所改善,听指令能力、肢体灵活度都比以前更好,同时体重也减少了6斤。孩子的进步也让家长坚定了持续治疗的决心。

  目前随访5个月,浩浩已完成全疗程治疗,排便一直正常,身高增长了4厘米,体重减少了12斤,情绪比以前更稳定,焦虑易怒的情况有所改善,语言能力也有所好转。“原来孩子孤独地活在只属于他一个人的世界里,在朱蕾主任团队的帮助下,希望他能走出来……”看着儿子接受治疗后的点滴变化,家长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为何肠道菌群移植技术

  能够帮助自闭症患儿?

  朱蕾教授介绍,近年的研究发现,自闭症的发生可能与孩童早期肠道微生物的异常相关。与同龄健康儿童相比,自闭症患儿的肠道菌群中有益菌降低,有害菌升高,造成肠道屏障的通透性增加,引起炎症反应。而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变化,可以通过“菌群-肠-脑轴”影响免疫、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例如,短链脂肪酸、生物胺代谢异常会引起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等的功能失调,从而导致自闭症患儿出现社交障碍等症状。

  肠道菌群移植正是通过向患者肠道内移植健康人体的粪便菌群来重建肠道菌群结构的一种治疗技术。它可以纠正肠道菌群紊乱,从而改善自闭症患者的胃肠道和核心症状。目前,国内外均已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并取得积极成果。该患儿的治疗案例也再次证实了肠道菌群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肠道菌群移植技术将为更多的自闭症患儿带来福音,为“折翼天使”开启一扇新的康复之门。

责编:徐玲


审签:黄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