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大众网
孙海燕
手机查看
服务运河村、猛进村的村卫生室
大众网记者 孙海燕 济宁报道
在湖区开展基层医疗服务16年来,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位病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亦或是深夜黎明,始终保持着随叫随起、随叫随到,用真诚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他就是坚守在湖上的村医刘元树。
自幼立志学医
回村服务湖区乡亲
微山县运河村、猛进村地处偏远湖区,户籍人口2088人。由于村周四处环水,居民长期居住在用船改造的棚屋内,出行生活十分不便,长住的人口不足200人。
“留守的都是行动能力差的老年人,外出就医非常困难。特别是冬季湖面结冰,小的机动船根本无法破冰,对老年人来说是寸步难行。一旦他们的身体突发异常,后果不堪设想。” 刘元树告诉记者。
在湖区长大的他,亲眼目睹了“看病难”带给乡亲们的困苦与无奈,也目睹了他们经由自己的乡医父亲治疗后,病情好转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自幼便立志,长大后学医回村为湖区乡亲服务。
2007年7月,从山东现代职业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专科毕业后的刘元树,回到运河村卫生室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同年和陈延芝结婚并一起考取了乡村医生资格证。
刘元树驾船出诊
心里装着病人
一个信封承载的信任和康复希望
父亲是一名老乡医的刘元树,从小耳濡目染,悬壶济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深深印在了心里,这也让他明白了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应承担的职责和应付出的努力。他很庆幸,妻子陈延芝出身于一个退役军人的乡医家庭,这无疑让妻子更能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由于湖区交通不便,有时夜间急诊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的,都会把病人护送到咱县人民医院。刘元树家里有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两千元钱,即便家里周转困难时也没有动过,这是给没带钱又需要转诊的病人准备的。
一个小小的信封承载信任和康复的希望。近年来,由于支付方式的多样性,现金很少用到,但刘元树仍还保持着这个习惯。
想方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
努力充电提升
为乡亲提供多元医疗服务
刘元树深知,医学生的学习永远没有尽头,只有不断进步。他每年积极参加昭阳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及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村卫生室加入到微山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经过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组织的多次基层医师培训,现在的刘元树已经能熟练掌握更换胃管、更换导尿管、灌肠等实用常用临床操作技术。
2012年以来,村卫生室在县家庭医生团队指导下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为居民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并在运河村、猛进村居民联系群备注联系电话,提供就医问药、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外地就医备案、精残救助等咨询服务。
夫妻二人专心行医
16年的真诚服务
赢得融洽和谐医患关系
湖区没有学校,学生在陆地上学,每天接送。在去上学的路上,总会遇到患者的问询。有的是药放的时间长了,忘记药物的作用和使用剂量;有的是帮忙稍带一些常用药物,或者是购买村卫生室没有的药物;有的则是帮忙拿快递的等等。每当遇到这些,刘元树都会一一记下,用心完成。
2002年3月,刘林华老人来电话咨询“心慌胸闷一天多了,这几个小时心口窝一个劲的疼,还一个劲的淌大汗,吃了救心丸也不管乎”。刘元树一听“心慌胸闷、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大汉淋漓”这几个字眼,就高度紧张,再结合这个患者平时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高、高脂血症,还大量吸烟酗酒,初步判断为心肌梗死。他立即告知病人不要激动,舌下含化6粒速效救心丸,随即联系船舶将老人转运到县人民医院急诊。
到医院后,该病人诊断为前壁广泛心机梗死。经手术后,病人脱离危险。十几年来,像这样的重症转诊还有很多。
刘元树为患者诊疗
责任抗在肩上
想方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
2022年7月,王俊红老人突发脑出血,经治疗后脱离生命危险,却不幸成为植物人,每月需更换胃管,船舶及转运车辆费用近500元。2023年初,老人家人来卫生室咨询能否出诊为老人更换胃管。连续九个月,刘元树每月为老人上门更换一次胃管,每次只收取材料费20元。
新冠疫情全员核酸检测期间,村卫生室并入统一防疫调配范围,日采核酸500余人次,还要宣传防疫政策和防疫知识,他每天都工作到凌晨。
村卫生室和县人民医院湖上120急救船联动
今年年初,微山县人民医院为村卫生室安装了远程心电系统,大大提升了卫生室对心脏类疾病诊断的精准性,为心脏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此外,村卫生室和县人民医院湖上120急救船形成联动,初诊、转运、急救、治疗一条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2009年卫生室建筑面积不足80平米,老旧的医疗船已无法满足条件,到现在的145平方米的医疗船,通过规范化卫生室验收,县主管部门配备了冰箱、诊断床、无菌柜、操作台、输液椅、输液架、4张病床、便携式氧气瓶等,更有咱们现在医共体建设以后的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支撑。”回顾卫生室的发展历程,刘元树难掩内心的喜悦。
2012年卫生室被济宁市卫生局评为“先进村卫生室”
十几年如一日,刘元树坚守在水上,为湖区村民看病,夫妻二人专心行医,从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父亲刘培场在村卫生室行医近50年,2009年获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12年卫生室被济宁市卫生局评为“先进村卫生室”。夫妻二人,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用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传承。
初审编辑:黄勇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