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广东省医学装备学会共同主办的2021第六届“国际临床工程日”全球学术大会暨广东省医学装备学会学术年会于2021年10月23日在广州拉开帷幕,国家药监局领导,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专家,意大利、英国、南非等十国地区行业学者,迈瑞医疗、奥林巴斯、千雪医疗、国医科技等国内医疗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参会,大会规模超过千人。
大会本着”智慧医疗、共享健康、科技创新、共见未来“的主旨精神,以“智慧医疗”为主题,汇聚全球医疗专家,深度解读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医疗器械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医改相关政策,破解医疗器械管控不足、医疗耗材浪费严重、医院管控成本高等发展难题。两个分论坛涵盖院长论医工、医院论耗材两个板块,会议全方位多角度剖析、阐述未来临床工程、医疗器械、医用物资管理等发展趋势和变革方向。
行业盛会推动医疗卫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苏盛锋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苏盛锋发表致辞,就当前保障人民用械安全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医药卫生服务逐步实现以治疗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随后,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斌、Global Clinical Engineering Joumal主编、国际临床工程联盟(GCEA)创始人委员会Yasin David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社长金东、广东省医学装备学会理事长崔筱平分别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王宝亭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王宝亭做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报告,分析了2020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要现状、医疗器械的使用状况、进出口状况、不良服务事件、创新研究和招标采购和集中带量采购等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深度解读了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体系建设进展和行业发展前景,阐述了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下,行业将通过完善医疗器械等医用物资的精细化管理,最大化实现医疗器械等医用物资的价值。
从主论坛演讲中可以看出,全球业内专家对医疗器械行的业发展、临床工程创新、医疗医用物资的提效降耗等相关问题都进行了对策研究,并将与各方深入研讨在后疫情时代的医疗器械、医用物资,在医疗、防疫、抗疫和应急管理等环节的解决方案开展落实。
专题论坛大放异彩:“新形势下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
主论坛尚觉意犹未尽,紧接展开了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高峰论坛,对话以“新形势下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为题,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保办公室主任孙麟、江西省人民医院医疗器械处处长王文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处处长张超和国医科技SPD研究中心孙挪四位嘉宾展开对话,嘉宾们分析了医改背景下的医疗耗材管理发展形势,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经历,阐述在精细化管理下的各医院的管理流程、运营效果、效率提升等特色,建立了对应的评价和监管体系。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设备科主任孙嘉增介绍,在引入SPD之前:耗材品种多,人手不够,耗材设备试剂,使用、采购无计划,临床环节混乱。引进SPD管理后,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改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工信息部主任冯靖祎认为,SPD智慧化管理带来了精细管理、解放医护、管控降耗等效果,而SPD纯服务模式的应用,需要智能硬件、信息系统、运营团队三个方面与医院全面了解融合,才能达到高效运转服务。在论坛对话中,专家一致认为SPD第三方纯服务模式是医院实现医用物资(药品、耗材)全流程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的更好方法之一,该模式的使用给医院带来过程追溯、精细管理、医护回归、降本降耗、提升效益等价值,而SPD第三方纯服务模式也让院方有效识别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身份,术业专攻。
此次国医科技作为国内首创SPD第三方纯服务模式的服务企业参会,大会上与政商学媒众多行业专家深入交流,就医疗物资的精细化管理发展进行探讨,并且发布了《SPD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为医疗器械的精细化管理发展提供更多可行性指南,未来国医科技将为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创新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广告,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