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大众网
手机查看
李大爷身体硬朗,爱喝茶,爱打牌,更爱每天早上跟老伙计们去公园打太极。他一直觉得自己没啥毛病,几乎从不踏足医院。社区里的人都说,李大爷精神头儿好,是个“老顽童”。然而,有一天早晨,李大爷在打太极时,感觉心脏跳得不对劲儿,像是打乱了节拍,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他没当回事,觉得可能是昨晚熬夜看了两场足球比赛,累着了。
几个月后,李大爷心口的那种乱跳的感觉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发强烈,他时常觉得胸口发闷,偶尔感到有点头晕,腿脚也有些不稳,他老伴劝他赶紧去医院,可李大爷总觉得这些小毛病自己能扛过去。直到有一天,他在看电视的时候,手里的茶杯忽然掉到地上,右半边身体竟然使不上力了!吓得他老伴立马叫了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医院。
医生马上给李大爷做了详细的检查,结果一出来,医生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您这是急性脑卒中,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中风,幸好送来的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李大爷吓得不轻:“我平时血压、血糖、血脂都正常,怎么就突然中风了呢?”
医生指着心电图说:“结合您的检查结果,咱这次中风啊可能与房颤有关。您看啊,您的心跳不规律,像是打乱了鼓点的舞蹈一样,这就是房颤。当发生房颤时,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缩节律,导致心房内的血液流动变得紊乱、缓慢、瘀滞,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液流动进入全身的动脉循环中,如果血栓进入脑部动脉,就会引发脑卒中,也就是您现在的情况。”
李大爷一下子蒙了,没想到心跳不规律还能跟中风扯上关系。他回过神来,追问:“那我怎么就得上这房颤了?”医生继续解释道:“房颤的风险因素有很多,像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但就算没有这些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的老化也可能导致房颤。而且熬夜、情绪波动大、喝酒、压力大这些因素也会加重心房颤动的风险。”
李大爷听了,心里不禁有些忐忑:“那这病能治好吗?”医生安慰道:“房颤本身不可怕,只要及时发现并采取合适的治疗和管理,就能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我们会给您安排抗凝药物,防止血栓的形成,您平时还得注意饮食、作息规律,定期复查。”经过系统治疗和细致的护理,李大爷病情明显好转,他每天记着准时按医嘱服用抗凝药物,警惕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什么是房颤?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当心脏的上部两个房室(心房)出现无规律、快速的电活动时,心房无法有效地泵血。这种情况会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淤积,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进入血液循环并堵塞大脑动脉,就可能导致脑卒中。
症状:包括心悸(心跳加速或心跳不规律)、胸闷、头晕、乏力等,有时甚至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常被忽视。
危害:未被诊断和管理的房颤会导致严重后果,包括脑卒中、心力衰竭等。
房颤如何导致脑卒中?
当心房颤动时,心房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导致血液在心房内停滞。左心耳是左心房的一个小的袋状结构,在正常心脏中,它起着帮助左心房调节血容量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形状和位置,左心耳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在心房内血液流动缓慢或停滞时,这里更容易形成血栓。研究表明,房颤患者中绝大多数心房内血栓都形成于左心耳内。如果这些血栓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它们可能会流向大脑的血管并造成阻塞,这就是脑卒中。脑卒中是导致长期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没有房颤的人的5倍,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房颤至关重要。
如何发现房颤?
1.体检和自我监测
1.1定期体检: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房颤。体检通常包括心电图(ECG)检查,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并检测异常。
1.2自我监测:自我监测心率和心跳规律,注意任何不规则的心跳、心悸、头晕、胸闷或疲劳等症状。现代技术如智能手表和健康监测设备也可以帮助监测异常。
2.心电图(ECG)
ECG是诊断房颤的最常用方法。它可以捕捉心脏的电信号,显示心律失常。如果怀疑有房颤,医生可能会安排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来记录持续的心脏电活动。
3.其他诊断方法
3.1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了解有无心脏结构异常。
3.2血液检测:用于排除引发房颤的潜在原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房颤的治疗方法
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建议患者出现房颤后及时治疗,以免对机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一般资料: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房颤和脑卒中非常重要。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锻炼、健康饮食、身心平衡等。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药(如华法林、利伐沙班)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倍他乐克等)。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风险。切记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药,不要自行服药。
手术治疗:若通过药物治疗无效,可通过心脏射频消融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其他治疗:对于紧急情况下的房颤,或房颤症状严重患者,可以考虑通过电复律治疗,以恢复窦性心律。
如何预防脑卒中?
预防脑卒中,特别是房颤相关的脑卒中,关键在于以下几方面:
1.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房颤。
2.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些都是房颤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3.戒烟限酒:烟酒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风险。
4.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低盐、低脂饮食和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心脏健康。
5.识别症状及紧急处理:了解和识别脑卒中和心脏骤停的症状,如突然的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特别是身体一侧的麻木,言语困难,严重头痛等。若出现心悸、胸痛或其他急性症状,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李大爷的经历提醒我们,房颤常常没有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心悸、胸闷和头晕等,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或疲劳反应。然而,房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一步引发脑卒中。因此,如果您有类似的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及时就医检查,简单的心电图检查就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房颤问题,避免病情的进展及恶化。
专业医师提醒:房颤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与治疗。“防”大于“治”,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控制血压和血糖、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房颤的风险;同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对于已确诊房颤的患者,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复查,能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只要采取科学的治疗和积极的自我管理,房颤是可以有效控制的,能够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赵洪进,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本科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博士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biomedicine,Chest,Cell death & disease等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多次受邀参加AHA等国际会议并做演讲。擅长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刘静,护理学硕士,主管护师,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专业特长:心律失常等常见疾病的临床护理及健康管理;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科普。擅长运用视频及图文的方式进行科普创作,善于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精美的画面和动画,让科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传播。
王伟,副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中华护理学会内科护理分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护理学组委员、国家标准化心血管护理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护理学会循证护理委员会、心电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编《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心电图解析之路》等多部著作。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在心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通讯员 赵洪进 刘静王伟 赵燕华)
责编:孙淼
审签: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