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海报新闻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孙淼 通讯员 郝爱 侯晓民 济南报道
三月的春风拂过泉城的街巷,朵朵嫩黄嫩黄的迎春悄然绽放,我们迎来了一个尽是温柔,也充满力量的节日——“三八”妇女节。不可限量的“她”力量时时绽放着闪耀的芳华。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孙蓉便是这样一位追光的“她”。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日前,孙蓉第三次带着为“银发族”开“药方”的深层思考而形成的高质量提案赴京履职。时间拨回2023年,首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孙蓉肩负“中医药现代化”的使命开启履职之路。
其实,38年来,忙碌的白大褂之下,她对于中医现代化的探索深耕不辍、行路不止,亦成绩斐然。
破茧:开启探索中药药理学的星辰征途
建设病证模型、预设网络标靶、观察对比实验数据……走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实验室,与印象中药香满匣的中医药不同,孙蓉团队的实验室中,摆满了现代化实验仪器,生命组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可视化手段在这里不显稀奇。她的一路走来,是一腔坚定的信念,是一份勇担使命的壮志。
从西医到中医,开启了孙蓉在中药药理学领域的星辰征途。1987年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孙蓉来到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药理室工作。“对那时的我来说,做药理实验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做出的实验结果得到合理、恰当的解释。”对于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迥异,如何理解和接受,孙蓉满心问号。因此,她常去山东省中医院临床科室观察医生看病,老中医所开的方子一下子就吸引了孙蓉。她回忆道,省中医院心内科治疗心律失常和早搏方面有两张经典药方,一张以生脉饮为底方,另一张则以黄连温胆汤为底方,药剂加减、方剂配伍,甚至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治疗效果。
一张药方、几味中药、一碗汤药、不同患者,为何能药到病除?看得见的“疗效”,让孙蓉心头一热。此时,她绝对到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刘持年老师门下,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她开始思考中医同病异治的深层原因,临床学科出身的孙蓉习惯性地产生了用适宜的病证模型验证中医药理论的念头。然而,在初步尝试中,她发现这些药方在动物模型上并未表现出显著疗效。在意识到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存有差异后,孙蓉并未沮丧,她查阅中医典籍、理解中医概念内涵,为了让动物模型上能够呈现出中医所说的“心气阴两虚”现象,设计了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实验。通过惊吓、疲劳、不眠等手段,成功建立大鼠早搏(心气阴两虚、痰火扰心证)病证模型并用于复心宁胶囊和心速宁胶囊研发获批临床研究批件,并最终获批新药证书。
躬耕不辍、行路不止。38年来,孙蓉始终在中药药理研究方法与药效评价技术,优效中药大品种、经典名方疗效评价转化医学研究与创新药物发现,中药毒理学与临床安全用药策略研究等领域持续耕耘;主持完成973、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4项,完成新药研发近百项;在中药新药研发领域,据方证相应、药证相符原则,模拟中医病证建立多种病证模型······怎样把中医药药理研究清楚、正确传达,让西医、让患者看到中药的疗效,也是孙蓉一直以来的目标。
铢积寸累,自有心得。“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的争议很大程度来自于临床评价的科学性问题。无论是面向基层抑或是走向世界,中医药最底层、最根本的逻辑,是走向科学。”在孙蓉看来,中医药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靠的是疗效,只有科学认知、合理评价中医药的功效和临床疗效,才能在面对现代疾病时真正发挥好中医药的作用,也是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必由之路。
传承:授业三尺讲坛让“中”味更浓
2017年回到山东大学任职,自此孙蓉走上高等学府的讲坛,多了一重身份——教师,更多了一重责任—传道。作为研究生导师,孙蓉以深厚的教育情怀深耕临床科研一线育人平台十余载,时至今日,孙蓉已一手带出了75名硕博毕业生,获得一片桃李芬芳。
孙蓉是很多学生眼中的“严”师,要求每一名学生“耐得住寂寞”“举一反三”“团结协作”。她告诉学生,做实验是很枯燥很苦的,要耐得住寂寞;其次,要求学生思路、眼界要开阔,希望学生们不仅了解中医药科研工作本身,更要了解它背后的目的、意义,以及行业的发展方向,要胸怀全局;最后则是团结协作,科研团队一定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队的科研才能不断推进。
教学上的“严”,孙蓉也是出了名的。科研与临床齐头并进,孙蓉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这样教导学生。“我的职责就是致力于发掘团队最大的潜力,搞好中医药科学研究。树立中医思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临证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早临早研、反复思考、迎难而上。”谈及这一点,孙蓉说得十分果断,疗效,永远是中医的生命。学习中医药的学生一定要多读经典,让“中”味儿更浓;但也一定不能埋首故纸堆,要重视实践,多动手,多抬头关注社会,让“医”效更好。
即便工作安排再忙,孙蓉仍然坚持每周抽出时间与学生交流。“从移液枪使用到实验原理,从WB到小鼠麻醉,从造模方法到取样存储·····无论问题大小,孙老师都会严格要求,认真解答。这比课堂上的纯理论,更具穿透力。”参师襄诊之余,学生们对老师平日的严格要求早已熟稔于心——熟读经典、勤做临床、迭代更新研究手段、积极吸纳其他学科优势。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形成中医药产业的新质生产力,进而促进中医药的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中医教育工作又能做什么?”作为政协委员、教育工作者,孙蓉有着更多思考,在她看来,国家层面要形成以创新价值、能力水平、贡献大小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持续释放人才创新发展活力。当说起未来“建立山东省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梯次衔接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尽早形成中医药产业的新质生产力”等这些更具体的目标,孙蓉眼中的“光”更闪亮了。
同心:关于中医药的鼓与呼 思与谋 奔与走
2023年,孙蓉首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与科研、带教等工作一样,她的履职工作同样交出亮眼成绩单。两年来,她拿出7件提案,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可圈可点。其实,从2013年成为济南市政协委员到2023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孙蓉履职建言的脚步已坚实地走过十二年。
“作为一名从事科研工作的政协委员,履职经历在科研视野之外大大拓宽了我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视野,让我更清晰地定位自己在建设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职责使命,并竭尽全力始终为之鼓与呼、思与谋、奔与走。”孙蓉如是说。
3月3日,孙蓉抵达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银发群体的身心健康、用药安全、诊疗指南、诊疗人才培养等,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这是孙蓉一直思考的问题,她迫切期望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银发族”开出“药方”。细细翻阅她的提案,从“加强中医基础研究”“以科技创新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到“中医药创新可持续发展”,无一不是来自日常工作的所思所感。
值得一提的是,履职首年,孙蓉关于“加强基础研究源头,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的提案就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督办提案,且在2024年得到全面落实。
“行业的问题痛难点就是我履职的聚焦点,作为一名有专业背景的政协委员,我应当在医疗这一主题上有所作为。”孙蓉表示,提案办理的速度很快,而且办得细致、办得深入、办得及时,这也增添了自己履职的无限动力。
责编:孙淼
审签: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