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长沙晚报
杨蔚然
手机查看
近来热映并荣登中国电影史票房冠军的《哪吒2》,俘获无数影迷的心。
除了震撼的画面、感人的情节,哪吒从顶着黑眼圈、满身反骨的问题儿童,到舍身救陈塘关、打破出身决定论的少年英雄,李靖夫妇的育儿历程更让无数家长带着孩子:一遍看热闹,二遍看特效,三遍悟到亲子沟通之道。《哪吒2》中到底藏着哪些青少年心理健康密码?正逢开学季,给家长留下哪些宝贵的育儿启示?记者采访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心理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唐秋萍教授。
哪吒的叛逆,其实是想获得关注的信号
《哪吒2》中,丸子头、黑眼圈、鲨鱼齿、吊儿郎当的哪吒,十足一个世俗眼中的“熊孩子”,他带着一身反骨,闯出各种各样的祸事,让父母心力交瘁。唐秋萍表示,事实上,哪吒这些看似无理取闹的叛逆行为,是一种想获得关注的信号。
叛逆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标志。一般来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2~3岁时的“宝宝叛逆期”、6~8岁时的“儿童叛逆期”、12~18岁时的“青春叛逆期”三个阶段。其中,青春期是孩子叛逆行为最显著的时期,也是最让家长头疼的事情。
在临床心理科就诊的青少年患者中,很大部分病例与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及家长教育之间的冲突有关。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常会有与之前阶段不一样的表现,如“不听话”“爱顶嘴”“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等叛逆行为的出现,甚至有些反叛的青少年不计行为后果,做出极端的事情。很多家长感叹,“孩子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这个阶段的孩子面临着升学、人际关系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更加耐心、细心和用心地支持理解、陪伴,还有教育方法的适当调整。
碰到孩子的叛逆,家长该怎么办?首先,家长应感到欣慰,孩子成长了,进入到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其次,父母教育方式该适时调整了,多些温柔的陪伴,多花些时间和耐心,倾听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烦恼,而不是一味教导和控制,学会向孩子“示弱”,尊重孩子的自主权,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不要干涉、侵入太多,同时建立明确的边界,确保家庭规则的执行。此外,自己或带着孩子一起接受专业人士的帮助。
哪吒是“坏孩子”?要放下“完美孩子”的执念
哪吒一出生,就被贴上“魔丸”的标签,注定要遭受天劫。然而,李靖夫妇没有选择逃避和放弃,而是倾尽全力去爱他、保护他。李靖夫妇的育儿经历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其优缺点,父母要放下对“完美孩子”的执念,并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孩子被贴上各种标签。家长或老师会按照学习成绩或者其他行为,将孩子划分为“好学生”“差等生”。唐秋萍表示,这是不合适也不应该的。
无论是“好孩子”“坏孩子”,贴标签都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孩子,可能感到自己被否定,进而自暴自弃。贴上“好孩子”标签的孩子,也可能因为害怕失去认可,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
给孩子贴标签,容易忽视事情的复杂性,孩子的行为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简单地用“好”或“坏”评价孩子,忽略了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复杂背景,往往导致对孩子行为的片面理解。
不同文化、家庭和教育背景下,人们对“好”“坏”的评判标准可能不同。而且,孩子处于成长阶段,其行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简单地用“好”或“坏”定义孩子,不仅容易受到评价者个人偏见的影响,也易忽视孩子的成长潜力。因此,更合理的做法是关注孩子的具体行为,用爱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并提供适当的引导,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哪吒内心孤独焦虑?提示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孩子
“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哪吒2》中,哪吒母亲殷夫人对哪吒的宠爱溢于言表,可也没有一味溺爱,而是设定了明确的规则和界限。李靖夫妇忙于公务,忽略了与哪吒的情感交流,导致孩子内心孤独、焦虑,这提醒我们,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搭建起亲子关系的桥梁。
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困惑和焦虑,唐秋萍建议,家长和老师不妨试试这样做:
家长或老师态度要诚恳,要真心花时间倾听孩子有何焦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做,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会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分析其原因,跟孩子一起探讨如何找到解决方法,并提供一些建议。当家长或老师实在无法提供帮助时,可与孩子协商,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在帮助孩子的同时,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真正地让孩子感受到大人的真挚、信任,以及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一切,包括“不完美”。因为父母、老师都是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做好榜样,做好孩子人生的引路人。
哪吒的认同感得不到满足?放下“完美人设”鼓励“试错”
哪吒渴望被周围人认可,又害怕自己的力量会伤害别人,从而陷入了“我是谁”的自我认同危机之中。这也是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认同感得不到满足的问题。
唐秋萍解释,自我认同感,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理解,它影响着个体的情绪、行为和与他人的关系。自我认同感强的孩子,通常能理性看待自己的优点、缺点,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相反,自我认同感弱的孩子,容易感到迷茫、焦虑,并常常对外界反馈过度敏感,甚至在面临压力时可能引发负面情绪。
孩子的认同感得不到满足时,唐秋萍表示,社会和家庭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帮助其化解。
首先,帮助孩子分析,缺乏自我认同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家庭教育过于严厉或放任?家庭缺乏情感支持,孩子感到孤立无援?或者攀比过度?针对原因,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放下“完美人设”,鼓励和支持孩子“试错”,尝试新生事物,即使最终失败,也让其明白:失败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此外,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简单的决策,如选择兴趣班等。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其自信心。家长和老师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放的沟通环境,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责编:孙海燕
审签: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