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健康新闻 >健康要闻

学科带头人第38期 | 山一大附属省立医院彭忠民:“胸”怀精湛医术 为健康硬核护航

2024

/ 05/2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淼 卢恺民

手机查看

  【编者按】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对一家医院来说,医院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则离不开带头人的引领。学科带头人是医院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学科前行的掌舵者。大众网·海报新闻策划《学科带头人》视频访谈栏目,用镜头与文字对话医学大咖,见证学科发展。

  本期《学科带头人》对话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彭忠民。

  大众网记者 孙淼 通讯员 卢恺民 济南报道

  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从常规诊疗到打破诸多“手术禁区”、从单一专科到多学科协作……以技为器,孜孜求索;以人为本,精益求精。这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发展的真实诠释。

  据悉,科室由我国著名的胸外科专家苏应衡教授创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几代胸外科人的努力,胸外科在学科建设、技术实力、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胸部常见疾病和疑难危重症诊治水平不断提高,切实为广大胸部疾病患者提供了专业化、精准化、规范化的综合诊疗服务。

  从“一脉相承”到“术业并进”

  打造高质量品牌专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并始终朝着发展更高峰笃定前行的科室。

  我国著名的胸外科专家苏应衡教授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省立医院胸心外科,1988年分为胸外科和心外科二个独立科室。2000年,科室将肺癌扩大切除、胸部微创及肺移植作为三个方向重点发展,历经多年深耕细作,各发展方向均居于全国领先或先进行列。2022年,胸外科迎来了新的起点。随着整体实力的提升和亚专业的不断强化,这一年,科室进一步细分为食管外科、肺纵隔外科、肺胸壁外科、肺移植外科四个病区,成为国内专业细化完善、分工明确较早的科室。

  “目前,省立医院胸外科为原卫生部胸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胸腔镜医师培训基地、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并参与了多项国内临床试验。科室现有医师40余人,包括主任医师12名,其中,6人为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15名。”

  据彭忠民介绍,只有求新求变,才会有所发展。胸外科团队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敢于突破、勇于超越,部分过去被认为高难度的手术在省立医院胸外科已经常规开展,该领域的“手术禁区”也被不断打破。其中,肺移植手术素有胸外科复杂手术“皇冠上的明珠”之称,代表了胸外科的实力。省立医院胸外科肺移植中心是国内第一批、省内获批有肺移植资质的胸外科特色专科,2005年起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在肺癌及纵膈肿瘤扩大切除方面,胸外科在国内较早、省内率先开展了上腔静脉切除置换等高难度肺外科技术。在“局部晚期中心型肺癌的外科治疗、巨大纵膈肿瘤及复杂食管、贲门癌外科治疗”方面形成特色,突破了传统的手术禁忌,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胸外科围绕提高胸部常见疾病和疑难危重症的诊治水平这一临床主题,在局部晚期肺癌的扩大切除、肺结节精准诊治、疑难纵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肺癌/食管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等领域长期保持省内领先地位。年手术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十名左右,以2023年为例,年手术近7000台次,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位居第12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手术中,技术难度大、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3、4级手术可占95%。也因此,可以说,省立医院胸外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从“大创伤”到“小切口”

  微创技术实现精准诊疗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肺癌高发,常年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之首。其实,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胸外科疾病谱系构成已然快速变化,肺结核、胸部畸形等营养缺乏、传染病相关病种手术逐渐减少,肿瘤相关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此外,以前,说起胸外科治疗,首先想到的是开胸,这种治疗手段往往给患者留下巨大创伤,而令人生畏。这些因素对于胸外科来说,意味着技术进阶的巨大挑战。

  “微创手术是外科学界的发展趋势,通过胸腔镜进行手术除了切口小、手术瘢痕小、更美观以外,更重要的是创伤小,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及伴随心肺疾病的患者。1992年,我国首次开展胸腔镜手术,标志我国胸部微创外科的诞生。此后,在胸外人的不懈努力下,胸部微创技术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彭忠民表示,省立医院胸外科将患者的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临床诊疗不断向“微创化”“精准化”方向发展,着力于将技术“做小”,从“大创伤”到“小切口”,在强调病变根治清扫切除的同时,强调微创、功能保护和提高生活质量。

  据悉,在肺癌诊治方面,省立医院胸外科应用胸腔镜、纵膈镜作为肺癌诊断及分期的手段,不仅熟练开展胸腔镜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及各种精准肺段切除术,且在济南率先开展了全腔镜下支气管袖状切除等复杂手术,达到国内领先;应用电视纵膈镜诊断胸部尤其纵膈疑难病,包括上腔静脉综合征等,手术难度全国名列前茅;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食管及胃、食管交界部肿瘤。“当前,在胸外科,微创手术比例已达90%以上,患者从住院、手术到出院平均只需5天左右。”彭忠民表示,患者疼痛少、恢复快、术后下床早、住院时间短,更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及胸部CT的普及,肺结节近年来的检出率不断增加。正因此,到省立医院胸外科就诊的患者中就有不少肺结节患者,其中也不乏疑难病症患者。“其实,绝大部分肺结节为良性表现,检出肺结节不必过分忧虑。但确有一小部分结节需要及时处理。”彭忠民介绍说,胸外科在肺部结节的诊断治疗方面同样最大限度利用微创技术开展,采用三维重建、3D打印等最新影像技术,结合血液标记物等前缘手段综合诊断肺结节的性质,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模式提供诊断基础,精准切除肺结节,从而既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又最大限度保存正常肺组织。

  据了解,胸外科牵头组织肺部小结节多学科会诊门诊,作为“山东省胸外科肺段联盟”及山东省医学会肺结节多学科联合委员会主委单位,在肺结节精准定位诊断及切除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从“单一科目”到“综合诊疗”

  多学科协作推动胸外科专业发展

  众所周知,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此,在治疗和干预方面,单一科目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针对全身性疾病,不同阶段需要不同治疗手段,有时候在某一特定阶段需要多学科干预。这一理念已得到肿瘤专业人员的认可。

  “综合化强调多学科协作、个体化诊疗和全病程管理,群策群力打破单科诊疗模式形成的专业壁垒和学科界限,为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提供最佳治疗策略,是胸外科相关疾病治疗的发展趋势。”彭忠民表示,以此理念为基础,科室注重在临床实践中紧密结合各学科,组织协作,从小结节到大肿瘤,他们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判断其良性或恶性,同时考虑患者的身体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做出最适合的治疗决策。适合手术则立即转向手术治疗,若不适合手术,则进行消融、放化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确保患者不同病况、不同阶段都能得到最佳诊疗处理。

  实现疾病综合诊疗、精准诊疗的医学目标,也成为胸外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向之一。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科室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胸外科在学科建设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建立了高水平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格局。身兼学科带头人和科室管理者,彭忠民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告诉记者,作为医生,首先要仁爱至诚,如果没有一颗仁爱之心,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因此,胸外科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首先强调品德、医德,要有为广大患者健康服务的初心与使命感。其次,根据医学发展趋势,合理布局亚专业方向,鼓励、助力年轻医生向着专业方向不断探索、进步。同样重要的是,肺癌外科医师应放宽眼界,放大格局,以最佳疗效为目标,以外科治疗为导向,兼容其他治疗方式,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省立医院胸外科还承担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大学的教学任务,为两所大学的胸外科博士点、硕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设点单位,近十年来,科室共培养博士研究生30余名,硕士研究生60余名,博士后3名,留学生1名。

  此外,近年来,科室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级课题10余项。在中华系列杂志及SCI论文200余篇,主编《实用胸部肿瘤外科学》《胸部微创外科学》《肺癌》等。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多项,获得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

  专家名片

  彭忠民

  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微创治疗分会常委

  山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肺结节多学科联合委员会主委

  山东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肺癌杂志》编委

责编:孙淼


审签:黄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