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大众网
手机查看
宫寒,中国女人的痛。
宫寒,十个女人八个女人都有。
其实,中医并没有宫寒的说法,这只是老百姓约定成俗的说法。宫寒并不是说子宫或者卵巢的温度很低,而是说的是子宫的状态像冬天一样万物凋零,毫无生机,这样的状态下女人怎么可以孕育一个新的生命呢?
如果你有以下症状,宫寒找上你了。
宫寒的女人嘴唇颜色很暗,甚至发青发紫。
宫寒的女人手脚冰凉,全身怕冷,尤其是小肚子怕冷,摸上去总是冰凉冰凉的。
宫寒的女人会经常腹泻,稍微吃点生冷寒凉,受点风,就要拉肚子。
宫寒的女人会经常痛经,这种痛经可不是一般的痛,痛得在床上打滚。
宫寒的女人月经不调,通常会推后,甚至闭经,月经量少,有大量的血块。
宫寒的女人白带增多,且清晰如水。
宫寒的女人经常腰膝酸软,稍微弯一下腰就受不了,而且腰膝总觉得凉嗖嗖的,尿频,小便清长。宫寒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最大的危害就是不孕。这对于一个还没有生育的女人来说则是一辈子的痛。
《济阴纲要》中首次提出了“宫冷不孕”的说法。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
《傅青主女科》提及“妇人有下身冰冷,非火不暖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今胞胎既寒,何能受孕。”
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天寒地冻,寸草不生,人体也是,体内阳气不足或者寒邪太盛,胞宫不得温养,则难以摄精成孕,或者孕后“种子”不能正常发育而致不孕,胚胎发育不良。
中医有“寒则凝”的说法,气血受到寒气侵袭,就会出现气血凝滞,经络淤堵,导致人体的气血循环不畅,引起子宫气血不畅,从而导致“宫寒”,导致难孕。
宫寒还会导致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厚、卵巢囊肿,输卵管堵塞、习惯性流产、胎停、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
宫寒会让一个女人红颜过早衰老,花样年华如白驹过隙,接下来的是女人最怕的又无比漫长的人老珠黄。
宫寒会导致早衰,这已经是普遍性常识。比有很多民间俗语:
“巢老一岁,人老十年”。
“宫巢不仅是美丽的根本,还是魅力的源泉”。
宫寒与早衰的关系在很多中医古籍中也有记载。
古籍《济阴纲目》记载:“子宫温暖,则气血流通,容颜焕发;子宫寒冷,则气血凝滞,容颜憔悴。”
《女科切要》载:“子宫者,女子之根本,根本调和,则气血和畅,容颜光彩;根本不和,则气血乖违,容颜失色。
以上内容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上看,也是有依据的。
首先,从气血循环上。
子宫和气血循环关系密切。例如,女性月经期间,子宫的内膜脱落出血,这本身就是气血变化的过程。如果子宫功能正常,月经就会顺畅,气血也能够正常地在体内周流。
而宫寒会使气血运行不畅。寒主收引、凝滞,子宫受寒后,气血遇寒易瘀滞,无法顺畅地濡养全身。气血不能滋养肌肤、脏腑等组织,就会加快衰老速度,如面色变得晦暗、出现皱纹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月经的缘故,女性本就容易缺血,而宫寒更会加重这一情况。其次,从卵巢功能上说。子宫和卵巢是相互毗邻的关系,寒凝胞宫使血液循环不畅,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新陈代谢变慢,皮肤开始失去弹性,皱纹增多;雌激素下降,还会导致黑色素分泌增多,皮肤变得粗糙,脸上容易色素沉淀,长斑,使女性面容未老先衰。
从情绪上说。人们常说,女人是情绪生物。长期宫寒引发的月经不调,会让女性焦虑、烦躁、压力增大,经常性带来睡眠问题、内分泌紊乱。加重身体的不良状态,形成恶性循环,更加速女性的憔悴衰老。
还有,子宫寒,小腹胖。有减肥经历的女性都有一种感觉,小腹的赘肉太难减掉了。想成功减掉,得知道原因。宫寒的女性,子宫部位热量不足,为了维持月经的正常和孕育生命的需要,体内的脂肪就充当起了【护宫使者】,子宫越寒冷,就需要囤积越多的脂肪,小腹自然赘肉越来越多。其实这是一种身体的自我保护机能,寻常的减肥自然是无效的。从根本上说,子宫不寒凉了,小腹自然就不需要赘肉了。
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女性宫寒很多?
因为,她们过食寒凉的水果,把牛奶当水喝,她们经常吃雪糕,喝冷饮。
因为,她们穿过于暴露的服装,露肚脐,让寒邪如过无人之境长驱直入子宫;露腰,腰为肾之府,直接伤害命门之火,命门之火是藏在肾里面的真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肾又主生殖,肾阳伤了,自然会宫寒。空凋冰箱的普及又让女人的子宫增加了更多受寒的机会。
那么,如何破解女人的宫寒?如何让女人的子宫从万物凋零的冬天变成欣欣向荣的春天?“宫寒”的发生其实与个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宫寒”的发生。
首先,要调整饮食习惯,少吃或不吃性寒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绿豆、苦瓜等;多吃一些补气、“暖宫”的食物,如核桃、枣、花生、虾、栗子等。
其次,还要注意保暖,避免下半身受凉,尤其是小腹、腰部和双脚,春夏之交不要过早暴露双腿。
再次,要调整正常作息,不要日夜颠倒、熬夜等。最后,多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体质。
免责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责编:孙海燕
审签: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