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增长了43岁!山东人均期望寿命从35岁增至78.66岁

2019-09-27 22:19:49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陈洋洋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9月27日讯(记者 陈洋洋)“山东人均期望寿命由35岁增长到78.66岁,增长了43.66岁。”9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山东省卫健委主要负责人介绍“护佑人民健康 建设健康山东”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70年来,山东人均期望寿命增长了43.66岁。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从国际上衡量居民健康的三个主要指标看,山东省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增长到目前的78.66岁,增长了43.66岁;孕产妇、婴儿死亡率由1949年的1500/10万、200‰分别降至2018年的9.83/10万、4.01‰,主要健康指标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省医疗卫生资源极端匮乏,仅有医院112家,病床1653张,卫生技术人员2.61万人,每千人口病床、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0.06张、0.61人。

  经过70年的发展,山东在农村建立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城市建立起由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分工合理、运转科学、服务规范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截至2018年底,山东省医疗卫生机构8.15万个,其中医院2579个(三级医院18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76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31个;床位数60.8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3.86万人,每千人口床位数6.06张、卫生技术人员7.35人、执业(助理)医师2.89人、注册护士3.21人。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比,全省年总诊疗人次由930万人次增加到6.56亿人次,增长了近70倍,医院数量增加了22倍,每千人口病床、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增长了100倍、11倍,医疗卫生资源极大丰富,服务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据悉,山东还在全国率先出台《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成效显现,山东省和济南市成为全国首个获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和数据运营授权的省市。创新以全生命历程为主线的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模式,首次勾勒出全省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图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海燕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