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2008_雀巢>最新动态

奶粉有毒,官场有疾

    三聚氰胺事件或会改写中国乳制品行业原有格局?由于波及的品牌(包括伊利、蒙牛这样过百亿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高达50%以上,其整顿期间不得不面临着部分市场的失去,谁将占有这巨大的市场空间?曾有说法指出,占据中国高端市场70%的外资奶粉或可趁虚而入,而一些曾一度失去光芒的区域品牌也可获得重新崛起的机会。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洋奶粉自有自己的尴尬处境,涨价不好涨,扩张也不容易;而区域品牌要崛起,除了资金实力外,还需要面临改变消费者消费习惯的难题。

  但可以肯定的是,三聚氰胺事件确实会改写中国乳制品行业,至少食品安全的监管将更严格,各种市场准入标准相应提高,而市场也将从较低层次的价格比拼上升到质量的较量。

  “现在处于敏感时期,我们都尽量低调行事。”一位洋奶粉人士曾对记者表示。

  此话的背后可谓意味深长。

  虽然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进口奶粉,似乎给洋奶粉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深究其中,洋奶粉未必能“欢呼起舞”。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向记者分析,洋奶粉在国内市场目前只是阶段性的占领上风,在政府对国内奶粉“救市”非常明确的导向下,这种趋势在事件淡化后,将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也就是说,洋奶粉盘踞在高端市场,中低端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仍然是国产奶粉的天地。

  洋奶粉涨价计划戛然而止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美赞臣宣布因为推出新配方奶粉,价格上涨15%.此举无异于撞到枪口上,涨价行为引起公众不满,所有舆论枪口都对准美赞臣。

  9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即发出紧急通知,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认真开展奶粉市场价格检查和巡查,重点检查婴幼儿奶粉价格,坚决打击趁机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

  在这样的舆论和政策导向下,随后,惠氏、雅培、多美滋和雀巢等洋奶粉都纷纷站出来表态,称近期内不会涨价。

  “洋奶粉是想涨价而不敢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据记者了解到,自今年4月份,部分洋奶粉已开始涨价,惠氏平均涨价7%,美赞臣提价8%,雀巢提价5%~30%.此后,洋奶粉也一直在研究价格策略,尤其是在4月份并未涨价的雅培,更有提价的迫切性。据悉,在三鹿事件之前,雅培的经销商已经接到奶粉要提价的消息,然而在舆论的压力下,雅培选择暂时不提价。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多美滋)则表示,在“这一特殊时期”提高价格是不合适的,并声称只有在原材料等成本有大幅提升时才会考虑提价。

  据了解,目前国际原料价格虽已趋于平稳,但洋奶粉仍面临利润率的下降,内部存在涨价的需求。

  不过,据一位奶业资深人士透露,根据他们对洋奶粉的调查,他们即使不提价,相对国内奶粉商来讲,仍有较高的利润空间。价格提不提,只是他们希望赚一元还是五角的区别,而且洋奶粉也很会利用价格策略,比如换新配方、换新包装等方式。

  政府态度:支持本地品牌复苏

  “经历此事后,政府对国内奶粉商救市政策非常明显。”王丁棉表示。据其不完全统计,政府为对此事件临时颁布的措施、制定的政策就有十几项。“这也表明了政府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

  为了防止奶农倒奶、杀牛现象,政府坚持维护奶农合法利益,一是采取了贴息政策,另一方面则是尽早让企业投入到正常的生产当中。目前,各地倒奶现象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由9月22日倒奶比例最高的23.6%下降到10月1日的4.6%.中国奶业协会日前发出通知,鼓励乳品加工企业通过合同收购、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利益关系。此外,政府不定期公布抽检合格的没有含三聚氰胺的奶企业的名单,并让相关超市也在醒目的位置标识出来,没有问题的产品也陆续在超市上架。

  据了解,政府也在促成国内奶粉行业的整合,对于此事件的主角三鹿,政府促成三元收购三鹿的消息甚嚣尘上。而各地政府也在支持本地奶企品牌。比如广州的燕塘、风行和香满楼等,未检测出三聚氰胺,广州市奶业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士拍胸脯保证,广州的奶没有问题。有消费者向记者表示,他家女儿原来是喝三鹿奶粉的,现在转喝伊利奶粉。“政府都表态说没事,所以就继续使用国产奶粉。”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产奶粉的价格相比洋奶粉来讲,相当有优势。王丁棉称,在中国,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购买不起价格高昂的洋奶粉,此外,经历此事件后,国内奶粉商将会受到政府更加严厉的质量监管,也加大了消费者的信任度。“政府以后更多的精力肯定是在支持国内奶粉品牌的复苏。”

  奶源扩张计划放缓

  要快速占领更多的奶粉市场,生产基地、奶源基地和政府的支持,一个都不能少。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中国建有奶源地的洋奶粉品牌暂缓扩建计划,而未建奶源地的则持观望态度。

  目前洋奶粉中在国内有奶源基地的主要是雀巢和恒天然。恒天然是通过和三鹿的合作实现的,于去年投资1.44亿元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大型牧场,该牧场是恒天然在海外的第一个自有牧场,首批3000头奶牛全部从新西兰进口,建成后可年产2000万-2400万升原奶。然而三鹿出事后,双方合作的牧场,来自恒天然的说法是,也暂时停止了。至于以后的发展,恒天然有关负责人显得很无奈,表示现在是敏感时期,一切都要等三鹿事件结束之后,才能布局下一步在中国的发展计划。

  雀巢在中国共有3处奶源基地,包括内蒙古额尔古纳投建的新奶制品工厂,黑龙江双城的奶源基地和青岛莱西的奶源基地。雀巢表示,现在雀巢在中国大陆销售的产品中99%是在本地制造的。

  据悉,美赞臣此前也希望在国内建设奶源基地,业内人士分析,估计此事后,美赞臣将要重新评估,包括考虑奶牛基地、奶牛饲养、以及政府整治的程度等方面因素。这在短期内会直接影响洋奶粉在中国的扩张。

  不过,王丁棉分析,相信随着以后奶牛准入市场标准的提高,收奶规范化和市场监管严格后,面对国内人力成本、饲养成本低廉,以及降低运输成本等有利因素下,洋奶粉还是会积极建立奶源基地。

  原有市场格局难以突破

  据记者观察,此次奶粉事件中,除了国内奶粉商受到冲击以外,洋奶粉亦不能“独善其身”。雀巢就是一个例子。在中国台湾和香港,相关的检测部门都检测出其部分产品含有三聚氰胺,不过来自雀巢的官方说法是,含有的三聚氰胺是微量,对人体无害。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无论如何解释,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只要抽检出有三聚氰胺的,不管含量多少,对品牌的认同度都会有所降低。而恒天然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后,也主动召回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一个批次的安满智孕宝孕妇奶粉。

  国金证券乳业行业研究员陈钢表示,从短期上看,伊利和蒙牛等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影响较大。然而由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消费者无法承担进口奶粉价格,他们或者会减少奶粉的消费,或者转而使用豆奶等代替品及国内其他检验合格的奶粉。所以,从长期看,即使进口奶粉近期销量会激增,但“三鹿事件”并不会让进口奶粉冲击到整体奶粉市场格局。

  根据CTR2007年的统计显示,在中国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上,洋奶粉累计占据国内高端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

  然而,洋奶粉的目标当然不仅仅是高端市场,进军二三线城市也逐渐纳入到洋奶粉的计划当中。惠氏已于2006年开始选择一些购买力较强、市场潜力较大的二、三线城市加大品牌的宣传和分销渠道的建立,形成对一线市场的补充。而雀巢更是依托其产品本地化制造的优势,向二三线城市拓展。

  可以预见的是,三鹿事件给洋奶粉带来机遇,然而挑战也同时伴随,尴尬的局面将会继续持续。

  本报记者 邓瑞燕

张敏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