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建设的大潮催生出了许多新生事物,医疗体制改革也不例外。近年来的医改尝试,使政府的角色发生重大转变,由所有者兼经营者转化为国有资产监管者,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并通过不断加大投入,使国有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基础设施及人才队伍得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群众的就诊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满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医改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由此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医患沟通出现障碍,广大医疗服务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究其原因,还是要从“医学”这个最基本的词汇寻根探源。按照《辞海》的解释,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这里着重突出了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即就医学内容本身来定义。但疾病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以人为载体的。所以,研究医学,不应该把疾病与人这一载体割裂开来。人,是在整个自然界中最为复杂并具有社会性的高级生物形态,如果医学仅以治病救人为目的的话,只要通过先进的仪器和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经验就足够了。但这样就会忽视病人的感受,在治愈患者身体上的病痛的同时,有可能给其造成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创伤。这是和医学精神相背离的。医学应当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的统一,两者不能割裂开来,现阶段医患矛盾加深、医疗机构信任危机的根本原因除了有关政策不配套之外,就是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产生了分离,现代医疗设备的冷峻性和客观性逐渐代替了原本与医学融为一体的亲情和仁爱。也就是说,诊断治疗的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化、信息化虽然快捷方便,但却使医生疏远了临床与病人的接触,导致了医疗程序的非人格化,忽视了病人的心理感受,淡化了人的情感交流。
任何行业和职业都需要人文精神,从医者尤甚。当你拿起听诊器的时候,你首先要想到的是你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七情六欲,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感觉。同时,你还要想到,病人不仅仅是疾病的载体,更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从事的活动不仅仅是消除病痛,更要注重与病人的交流;医疗质量不仅仅表现在病人生理指征的改变上,更要体现在病人生命质量的改变上。针对近年来卫生行业面临的状况,结合现代医学的要求,省卫生厅提出的“两好一满意”创建活动我认为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省厅的督导下,我院积极行动起来,各科室无论是职能部门还是医疗科室,全院职工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行政人员都认真比对患者的需求,从言、行、术、德各个方面梳理排查,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仔细寻找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制定改进措施,自觉接受患者监督,仔细倾听患者意见和建议,技术水平与服务水平均有了一定提升。这说明,我们的创建工作是富有成效的。
我国著名医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吴阶平院士曾告诫后辈“医生不是看病的,而是看有病的人的”,并以“树医德正气,做人文医师”为从医座右铭。言语质朴无华,但却发人深思,一语点破医者天职,道尽医学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也可能有不同的做法。如何将“两好一满意”创建活动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从医者去仔细思考和探索。诚然,只要我们在本职工作中努力做到“质量好、服务好”,肯定会获得患者的满意,但这仅仅注重于“行”,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人文,首先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道”,它在行为中体现,又反过来指导于“行”,强调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而不是某一主体单方面的行为。省卫生厅提出的“两好一满意”活动是相对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于我院来讲,也是一个初级阶段的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要做到患者满意,更要做到患者感动。两者如何界定,简单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做患者想到且想要的,患者就会满意;做患者没想到却想要的,患者就会感动。两者差别就在于后者是需要一点人文精神的。一位行医多年的老专家每次在为患者听诊时,总是把听诊器放在自己手中先握一下,不致于放在患者身体上那么冰冷。这种“怕冰患者身,捂热听诊器”的行为不正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吗?!
只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理想结合,才能实现医学的真正价值。就这一点而言,医生不是仅仅为患者看好病即可,人文精神对于医学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将人文精神融入我院当前开展的“两好一满意”创建活动,实现“道”、“行”结合,不仅仅会将该活动推向进一步深入,更是对该活动的一种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