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讯(通讯员赵梅 党宁宁) 淄博24岁的小王因癫痫病,自行服用“拉莫三嗪”,用药2周后面部、躯干、四肢发生红斑,在当地三甲医院住院治疗,但高热不退,体温在39-41℃之间,红斑融合成片,发展至全身,并出现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如烫伤样外观。由于病情危重,医院认为必死无疑,告知家属做好思想准备,不要报任何希望了。患者家属陷入绝望,最终决定转到省城济南大医院求一线生机,经多方联系,于2017年11月18日晚上紧急转入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患者入院后,皮肤科主任党宁宁教授接诊,发现患者皮损累及全身皮肤及黏膜,表皮剥脱面积达90%以上,并伴有肺部感染、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及肝功异常,立即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并输注血浆、白蛋白、补液及抗感染治疗,创面外用紫草油纱布覆盖。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是重症药疹中的最严重的类型,死亡率高达30%以上。本病发病特征为疼痛性局部红斑,很快在红斑上发生松弛性大疱或表皮剥离,可伴有疲乏、寒战、肌痛和发热。病人在24~72小时内发生广泛的糜烂,包括所有粘膜(眼、口和外生殖器),可因失液、电解质失衡和多脏器合并症而导致死亡。皮肤科收治的这例患者是TEN中累及面积最广泛,病情最重的,病死率极高。
患者在治疗期间反复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持续低钠血症并出现精神症状,科室邀请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烧伤科、神经内科、癫痫科等多次会诊,并进行了全院疑难重症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病例讨论,经全院多学科联合会诊,制订了系统的治疗方案。护理团队在护士长张倩的带领下,每天为患者局部换药,2-3天进行一次全身换药,对患者高热、便秘、精神症状等情况进行专业的照护,看到护士们用手抠大便,每次全身换药后都满头大汗,患者的父母感动地说:“我们是他的父母,也做不到像你们这么照顾!就算孩子救不过来,我们也非常感谢你们!”在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下,患者病情逐渐控制,皮损慢慢愈合。
2017年12月28日,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小王也迎来了新生,他可以康复出院了。他一遍遍说着感谢的话,感谢皮肤科医护人员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并送上了表达感激之情的锦旗,“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短短的八个字,却凝结了全体皮肤科医护人员一个多月的努力和付出,凝结了全院各兄弟科室共同协同作战,全力挽救年轻生命的仁心仁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