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不佳为哪般

2018-05-22 15:12:4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白内障科 眼科副主任医师 李
    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老年性白内障,这种白内障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医学上,至今尚无药物能有效阻止或逆转白内障的发展,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有些病人偶见术后视力不提高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眼睛本身的病变。我们常把人的眼睛比着一部照相机,晶状体就像照相机的镜头,眼底的视网膜相当于感光胶片。白内障手术仅仅是更换照相机的镜头,而图像的好坏还依赖于感光胶片即眼底的好坏。如果手术前存在着严重的眼底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黄斑变性患者,白内障手术再成功,也不一定能提高视力,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白内障的存在,影响手术前眼底的观察,部分白内障患者术前不能明确是否存在黄斑变性、黄斑前膜、视神经病变等眼底病变。此外,如果角膜(俗称黑眼珠)存在病变,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白内障术后的视力。
  2.后发性白内障。有些老年病人白内障术后视力很好,过了几个月或几年后,视力又下降了,他们误认为又长出白内障了。实际上,手术后白内障是不可能再长出来的。但有一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后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可使病人术后视力下降。这是因为医生手术时,为了不破坏眼睛的正常生理结构,也为了能更好地置入人工晶状体,术中保留了一层薄膜(即晶状体后囊膜)起支撑作用。在术后一段时间内,约30%的老年白内障病人的这层薄膜会逐渐变混浊,从而影响视力。这个问题处理起来也很简单,医生会用激光将后囊膜打一个小洞,仅花上1分钟的时间,眼睛马上就会变亮。
  3.老视或近视。正常人的晶状体有自动调节功能,使我们既可以看远物,也可以看近物。而白内障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固定,看远物或看近物不能兼顾,要么能看近不能看远,要么能看远不能看近。如果需要,病人一般可在术后3个月,待术眼情况稳定后到医院配镜,或者直接选择多焦点人工晶体。
  4.其他情况。如白内障手术后由于切口的影响,角膜(黑眼珠)的弯曲度会发生一些变化,术后部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散光,从而影响视力,此时可在术后3个月进行验光配镜。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即术后2个月左右视力会下降并伴视物变形,医学上称为黄斑囊样水肿,这是一种白内障手术后的轻度并发症,一般6个月左右会自行消退,不需治疗。
  因此,提醒老年朋友,白内障手术后如果视力没有提高或提高不多,不要太着急,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请医生找出视力下降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外,给大家说一下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
  1.生活中多注意:
  手术当天尽量多休息,避免低头、咳嗽;回家后患者应该按医嘱用药,注意休息,适当用眼,不要太过劳累;术后一个月内不要让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手术眼,4周内不要对手术眼施加压力(揉眼),晚上睡觉时别压着,预防外伤;饮食方面,白内障术后两周内尽量少食辛辣食品,不要吸烟喝酒大便干燥者服润肠药,避免屏气及抬重物等过度用力;手术后3天左右,如果眼睛没有别的不适,就可以到户外做一些活动了,不要整天老在床上躺着,因为静卧时身体的代谢非常缓慢,对恢复不利,适当做一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舒缓的活动反而让眼睛的恢复更快些。
  2.术后异常及时就诊
  手术后眼花、轻度异物感、眼眶淤血属正常现象。如发生明显眼疼、恶心、呕吐或视力突然下降,请不要紧张,立即到医院就诊。少数患者在术后有眼红、畏光、流泪等症状,请及时到医院检查,早期处理。术后1个月内视力不稳定,一般1~3个月后做屈光力检查,必要时配一副低度数的眼镜,调整看远或看近的视力,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3.术后坚持定期复查
  白内障术后,如果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在早期为了避免人工晶体位置的移位等情况发生,可以暂不详细检查眼底。但仍建议在术后1—2周内,对眼底进行一个较为仔细的检查,尤其是对于术后视力改善不明显以及术前判定可能合并眼底病变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特别要注意眼底和眼压的检查。定期复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白内障复发,即后囊膜混浊,通过激光治疗也能恢复到手术后水平。此外,白内障患者多为老年人,往往已经到了年龄相关眼病的高发期,术后定期复查,还能够及时发现新生的其他眼病。因此,白内障手术不是一劳永逸的,术后复查也很重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辛明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