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腾
第一次:花钱了,但没觉得太贵
小郑22岁,在南岸茶园工作。没事的时候,他喜欢逛南坪步行街。
12日,小郑和几个朋友约好吃饭,在南坪广场附近等人的间隙,几个小伙子走到小郑面前,“朋友,你看看自己的皮肤有多差,再不护理,脸都要烂掉了。我们新店开业,不如去做一个免费的体验?”
小郑从没想过做脸,但的确正为自己脸上的“大油田”烦恼。额头、脸颊还不时的冒出些痘痘,但苦于自己是男生,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小郑想,既然是免费的,不妨一试。于是,小郑顺利的被几个男子带上楼。随后,他被请进小单间,带上眼罩。而接下来美容小姐在他的脸上涂抹了些什么,小郑没什么概念,但美容小姐告诉他,他脸上的局部皮肤出现溃烂,算是很严重的等级了。但只要使用它们的产品,几次下来,就会好转。小郑稀里糊涂的交了400元钱,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美容体验。之前说好的“免费体验”也早已被忘在了脑后。
“花了400元,想想不算太贵,但愿有效果。”小郑说,第一次美容,他并没有意识到美容“陷阱”。
第二次:吓一跳,美容费12800元
23日中午,小郑再次来到南坪广场。几个小伙子来到了小郑跟前,巧的是,还是之前的那家美容店。小郑想起来美容小姐的话,“化妆品又不是仙丹,试一次就好?”鬼使神差的,小郑跟着几名男子上了楼。这一次,小郑体验的是“E光”治疗。美容小姐热情的和他拉起了家常,是哪里人、月收入多少、平常有什么爱好……小郑和盘托出。
免费体验很快结束,小郑打算离开。这时,美容小姐“好心”的告诉小郑,免费体验会通过仪器扩张毛孔,如果不马上使用产品收缩毛孔,那脸上的粗大毛孔就会像烂了一样。而收缩毛孔的治疗需要一个疗程,做完之后,保证一颗痘痘也找不到。
小郑说,到这个时候,他有种板上鱼肉的感觉,但又担心可能会出现店员所说的结果。“还有啥好说的!”小郑想想,400元不算太多……三个小时过去,账单把小郑吓了一跳——12800元。
结果:全额退 工商部门介入调查
因为没有足够的现金,小郑将工资卡上仅有的2000元全部刷光了,美容店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余下的10800元打借条,并送上价值6000多元的高级护肤品。
花了一万多元换回一堆瓶瓶罐罐,小郑意识到自己受骗了,他不敢如实相告,但经营过美容店的姐姐还是立即发现了异常:“我马上上网查询价格,这些叫‘贝**菲’的护肤品,便宜的88元,最贵的才190元。” 小郑这才慌了神,他购买这些产品,并非花费1088元,而是12800元。姐弟两赶紧赶到美容院,可这家美容院已经关门。
24日晚,小郑的姐姐带着小郑向南坪派出所报警,在民警的建议下,找到了南坪工商所。25日上午,南坪工商所很快有了回音:该美容院具备相关手续,据老板介绍,可能是美容师考虑到自己的业绩而使用非正规手段,25日已将小郑的2000元进行了退还,并撕毁了借条。
提醒:街头拉客“免费美容”多位骗局
12315工作人员提醒,街头拉客的“免费美容”多为骗局,如果参与“免费美容”,在做美容前一定要详细问清什么项目是免费的,什么项目是收费的,并在接受美容服务时,向美容院索要消费凭证。如果遇到欺诈、强制消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应立即打110报警或拨打12315电话进行投诉。
律师说法:
重庆鼎凌律师事务所杨玉兰律师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本案中,美容院向小郑提供美容服务时涉嫌虚假、引人误解的宣传和承诺,有意误导小郑做出了的错误意思表示,小郑有权依据法律规定撤销与美容院的消费合同并要求退还已付费用。
律师提醒:遇到消费陷阱不要慌,主动收集证据,维权四条来帮忙。一是找商家自行和解;二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三是向工商12315等行政执法部门申诉;四是向法院提出起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腾
3月14日我国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将再度到来。受近期国际油价大幅反弹影响,本轮国内成品油调价周期内对应的一揽子原油变化率大幅走高。在国内成品油市场,受国际原油疯狂上涨提振,近期国内汽柴批发行情开始好转,价格随之上扬,交易趋于活跃。[详细]
一支以90后、00后年轻人组成的盗窃团伙,白天骑着摩托车在街上“游荡”,凌晨便结伙而出,以撬门、砸窗的方式,进入各类门店、居民楼地下室,将财物“洗劫一空”,甚至连硬币、一元零钱都不放过。[详细]
视频显示,Sammy勇敢地探出水面,吭哧吭哧过马路,去马路对面的“Lighthouse Seafood Restaurant”海鲜馆已经成为它的习惯。没过一会儿,Sammy又从水面探出脑袋,直立着身子,盯着海鲜馆。[详细]
据日媒报道,日本三菱重工业日前面向媒体公开了其子公司三菱飞机(爱知县丰山町)正在开发的国产喷气式客机“MRJ”的最终组装工厂。美国波音等海外大型客机厂商的生产线一直采用将机体呈一条直线排列的方式,但三菱重工的新工厂为了最大限度利用空间,采用了将机体呈U...[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