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腿女孩在济南军区总医院获得重生

2013年02月06日 17:42作者:来源:大众网

体重不到70斤的女孩,因患‘弥漫性脂肪瘤病’,拖着150多斤、沉重变形的左腿挨过10多个尴尬年头。”短短一句话,可只有从济南飞到深圳,走高速路、柏油路、搓板路,换三趟车,再走一段灰尘能淹没小腿肚的山路,坐在广东雷州南兴镇高朗村后坑自然村林光芝家掉着墙皮的草棚里,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体重不到70斤的女孩,因患‘弥漫性脂肪瘤病’(俗称‘象腿’),拖着150多斤、沉重变形的左腿挨过10多个尴尬年头。”短短一句话,可只有从济南飞到深圳,走高速路、柏油路、搓板路,换三趟车,再走一段灰尘能淹没小腿肚的山路,坐在广东雷州南兴镇高朗村后坑自然村林光芝家掉着墙皮的草棚里,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再多一点儿耐心,等到光芝的母亲干完农活赶来,重重地叹气……
    这个“倒霉”女孩的故事才清晰起来。
    等待葬礼的女孩
    在遇到“救命恩人”李江前,对林光芝来说,她的“梦想”是让母亲和哥哥把她抬到后山一片墓地旁,安静地等待生命结束。按当地风俗,未出嫁的女儿不能死在家里,否则会对家人不好。再好一点儿,就是家人在她死后为她办一场小小的、家庭式葬礼。
    1993年,林光芝出生时5斤6两。有双褐色纽扣般的眼睛,走路、说话都比同龄孩子早,三岁就能讲故事。母亲邓惠明想好了,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就是捡破烂也要供她。
    倒霉的日子是在 11年前找上她的。那年,6岁的光芝脚底长了一个小脓包,当时,养育好几个孩子的母亲有很多事要做,便没把这件小事放在心里。
    但接下来几个月,光芝脚上的包不断变大,母亲才慌了神儿。医生一句话让全家傻眼了——— 搞不清是什么病,总之,割了也不会断根。
    那年除夕夜,邓惠明在草棚子前糊上手机充话费免费送的大红对联,把10元分成两份,压在光芝的枕头下,向“列祖列宗”说了很多保佑孩子平安的话。
    正月里,家里孩子四处拜年,靠亲戚给的压岁钱才算把“日子续上”。
    转眼到了2010年7月,光芝病情恶化,肿瘤一天天变大,她不想吃饭,发烧、消瘦、乏力,很快便不能下地,生活不能自理,肿胀的左腿开始溃烂……女孩隐约感觉到,这个困扰她10多年的怪病即将要夺去自己的生命了。
    不过,命运在这里转弯儿了。这一年8月,深圳广电集团《第一现场》记者听说光芝遭遇后赶来看她。17岁的她,面对摄影记者的镜头一脸冷漠,一副听之任之的神态——— 她心想,医生都没办法,你们能怎样呢?
    记者在回深圳的路上就想办法为她联系了医院。在得知济南军区总医院有类似治疗案例后,记者迅速与医院取得联系。
    济南军区总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李江博士看过光芝病情照片后,初步判断是世界罕见的巨大型“弥漫性脂肪瘤病”。至于能否治疗,要见到人再说。
    光芝得知后希望被点燃:“我不能再等下去,我随时都会死去!”
    李江回忆,正是这句话击中了他的心。
    一场“全国性救援”
    当疯长左腿的砝码不断压到林光芝命运天平上时,另一端,这个姑娘也加上自己的砝码:勇气和乐观。女孩的笑声在病房回荡,人们似乎会听见冰雪消融的声音。
    2010年9月下旬的一天,李江上路了。“当我看到女孩照片的一刹那,除了被一条硕大的腿震撼外,更打动我的是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神。”作为国内最好的整形外科大夫之一,李江曾为多名象腿女孩提供过救助治疗。这一次,他面对的挑战是“世界罕见的巨大肿瘤”。
    李江后来在博客上写道:“仿佛地狱的大门被打开,让你看到了这世间想象不到的一面:17岁的花季女孩走向死亡,在痛苦和绝望中。”他为女孩做了检查,初步判断能拯救她的生命。在荒野草棚住了俩月的少女回到家中整理衣物,她要去济南军区总医院接受治疗了。
    光芝离家时,南兴镇领导、高朗村干部和后坑村乡亲都来送行。尽管并不知道李江具体的工作,但他们认定“希望”来了。
    爱心播撒了一路。海口美兰机场特事特办,安排十几个人用升降机将林光芝送到飞机上。
    山东航空公司专门空出一排三个座位“安置”光芝,还安排经验丰富的乘务组以防意外。
    济南军区总医院深夜派出十多个医务人员和救护车到机场接光芝,为她安排最好的医疗条件。
    命运在这里转弯
    在这里,困扰了光芝十多年的病弄清楚了,腿里的东西原来是肿瘤。好在肿瘤是良性的,只是里面充满脂肪。
    李江发现,光芝左腿的血管异常发达,血管很粗很多,一个人的心脏要满足如此巨大的肿瘤的营养供应,负担很大,可能直接造成心功能衰竭。
    李江说,唯一办法就是先将膝关节以下部分截除,斩掉粗大的血管。还需分次手术,使大腿部分肿瘤逐步缩小。多次手术面临风险重重,包括巨大肿瘤切除,大量出血的风险;手术后严重感染的风险;术后脏器功能不适合的风险;长期治疗,对药物即耐受又过敏的风险。这些风险都可能对生命造成危险。
    2010年12月30日以来,济南军区总医院已为林光芝做了16次手术,成功切除肢体及病体220斤。其中最长的一次手术时间长达8小时。在第二次手术后,光芝曾出现植皮不活、并发严重低蛋白血症和细菌的广泛耐药,长期高烧,经一个月治疗才转危为安。
    治疗中李江精神压力颇大,他曾在博客上写道:“焦头烂额,心力交瘁。”一次,他真的不想再实施手术。但光芝拉着他:“你不管我,我可怎么办?”“这让我无法拒绝。”李江说,他不能让这么多爱心人士和光芝的家人失望。所幸的是,所有手术方案都按计划实施。医院为光芝省去手术费用七八十万元。
    童话的结尾总是美好的
    旁人难以想象,只用了两年,这个广东小姑娘不但治好病,学会流利的普通话,更在医护人员的熏陶下学会乐观的心态。
    就算戴着假肢,练习走路时额头上黄豆大小的汗珠滴滴滚落时,她的嘴角还是上扬着。就算双腿不停颤抖,她也不忘笑着跟人打趣。就算每天喝上一大碗药汤,她也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
    11月16日的午后,记者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整形外科病房外见到练习走路的光芝。“她已装上假肢,月底就能出院,走着回广东老家了。”李江说。
    回家是件高兴事,光芝却很纠结,她舍不得这里的“恩人”。虽然两年没见到母亲,但这里的“护嫂妈妈”刘萍一直像母亲一样呵护她。
    练习累了,铺好脚垫,刘萍把光芝的双腿抱到床沿下,然后跪在床上,用双手架住光芝的腋窝。“来了哦。”她猛一使劲儿,把光芝扶起来坐好。再搬来一把旧板凳放在光芝身后,用细绳固定在脊背与板凳间,她便能靠得稳当了。这项装置是“母女俩”的创造。
    每次光芝手术后,为及时听到“闺女”的信号,刘萍就和她睡一张床上。每晚,她会数次醒来为光芝翻身、挠痒,最多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她还为光芝接大小便。要是屋里有人,刘萍就大大咧咧地吼一嗓子“清场”,等清理完再对屋外的人吼一声“回来吧”。
    更让光芝忘不了的,是李江。今年春天的一天夜里,光芝发了一场高烧,想着母亲默默哭泣。李江给她煮姜汤,擦白酒,如父亲般加倍的好……于是,光芝在病房上用8个月时间,为李江绣了一幅十字绣。“每次跟李主任合影我都笑得很灿烂,这样他看到我,看到的都是喜气洋洋的笑脸。”光芝说。“我只想讲一个冬天的童话。”李江说,“这是对生命的态度。我们不但要拯救她,还要她活得更好,更有尊严。童话的结尾总该是美好的,通常都是雪化了,太阳出来了。”

责任编辑:帅皓塍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

热点图片

>进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