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消息】8月16日田增民教授莅临昆明军海,20个会诊名额预约中!

2018-08-14 10:49:00来源:医药卫生网作者:

  2018年8月16日 

  “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手术第一人”田增民教授

  将亲临昆明军海脑科医院

  开展会诊及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手术

  本次会诊及手术名额仅20个 

  请抓紧时间预约!

  图片1 (2).png 

  田增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神经疾病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央军委医学保健专家。兼任国际神经外科专科学会执行常委、国际立体定向外科杂志(SCI)编委;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外科相关专业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基金会神经再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主编、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副主编。获得"首都健康卫士" 光荣称号。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手术”的应用是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发展的一个代表性新领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现代化微创型脑部手术。它将机器人技术、现代神经影像诊断技术、立体定向外科和显微外科技术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结合为基础,融合各种先进影像图像(CT、MRI、DSA、脑磁图)为引导,准确标示出颅内靶点的三维空间坐标,然后在微创钻孔(孔径小于1.5厘米)入颅,利用机器人动力机械臂的精密传感器和神经导航系统,将射频消融针、组织钳、深部探测电极、刺激电极或神经修复物质、放射性核素等准确送达脑内病变部位和相关神经细胞核团,实施核团损毁、脑深部电刺激、脑组织修复、脑组织活检或脑肿瘤间质内放疗。

  图片2 (2).png 

  自4月26日昆明军海脑科医院引进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技术后,已经成功实施了百余例机器人手术(包括帕金森、癫痫、脑瘫、精神分裂患者),每一台手术都由田增民教授亲自操作,术后患者均获得了理想的疗效,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技术这种先进技术也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

  机器人手术终于让他重拾信心

  段先生,在正值壮年的时候患上帕金森,求医之路一走就是6年,在一次次的无用功后,他越来越消极,曾一度以为自己以后的生活都将这样度过,双下肢止不住的抖动,让他连生活自理都成了大问题,他不愿意出门,整天都待在家里,两个女儿非常焦急,到处打听了解,希望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让她们的爸爸恢复健康。

  终于他遇到了机器人手术,并于4月26日在昆明军海脑科医院实施了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手术,刚下手术台的他就感觉到四肢的震颤已经消失了,这样明显的效果终于让他重拾信心,他的人生也重新回到了正轨上。

  家人的坚持,让他颤抖的人生有了反转

  汪先生,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年过五十的时候被帕金森病缠身,在最初察觉到症状时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才引起重视,踏上了求医之路,可是这条求医之路却那么的漫长,他想着只要自己坚持就能走到尽头的。

  在患病几年后,他的肢体变得很僵硬,即使从来没有间断过服药,可是却没有给他带来预期的效果,一直要强的他患病后连刷牙吃饭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都完成不了,这让他无法接受,他不想再治疗,觉得再坚持都是一样的结果。

  但是他的家人却非常的坚持,相信在医学技术发达的现在,总会有方法能治疗帕金森病的。果然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技术出现了,汪先生于6月15日在昆明军海脑科医院实施了手术,家人的坚持,让他颤抖的人生有了反转。

  患病十余年,机器人手术30分钟解决了她的烦恼

  陈女士,在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上肢、下肢静止性震颤,被诊断为帕金森,随后出现右侧上肢、下肢静止性震颤,伴活动迟缓,翻身困难,前冲步态,姿势异常,双手抖动不能吃饭,不能写字,搓丸样动作,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但是药效的时间越来越短,每次服药只能保持2小时,而在长期大量服药后她的身体越来越差。

  7月8日陈女士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昆明军海脑科医院就诊,在对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技术了解清楚后,于7月12号接受了机器人手术,让她没想到的是折磨了她十余年的疾病,在30分钟的手术后就解决了。

  图片2 (10).png 

  用智能机器人治疗脑病的尝试始于高科技发展时代,在所有治疗脑病的措施中,机器人技术是目前解决脑病问题最快、最有效、最受患者肯定的方法之一,在实际临床诊疗过程中收到良好成效。

  8月16日,田教授团队将再次莅临昆明军海脑科医院进行会诊,想与田教授一对一对话,想了解“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技术”,请尽快预约。

  ● 直接到昆明军海脑科医院一楼导医台登记预约报名

  ● 通过您的专属家庭医生或者您认识的昆明军海脑科医院任何医务人员预约报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