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大众网《名医大讲堂》栏目,我是主持人华松。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天气冷暖多变,昼夜温差也是逐渐加大,而且今年的雨水也是特别得少,空气特别干燥,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呼吸道的抵抗能力会下降,而且发生感染和过敏的几率也是大家提高。今年有个现象,感觉进入秋冬,济南这几天的雾霾天气也多了起来。因此呼吸道疾病患者也是明显增多。今天我们就邀请来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张伟,和网友一起畅谈初冬季节如何防治呼吸道疾病。张所长您好。 |
[张伟]: 您好,各位网友好。 |
[主持人]: 张院长,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多法病,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节更是高发。为什么说呼吸系统疾病会和季节、气侯有关系?原因是什么?您能给大家说一下吗? |
[张伟]: 因为秋冬这个季节气侯变化比较剧烈,有的时候昼夜温差大,再加上刮风等气侯的变化,容易使得一些呼吸系统疾病这时候复发。所以这个季节也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尤其是一些过往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像老年人、体质差的、免疫功能差人容易在这个季节发病。 咱们济南最近大家注意到了,雾霾天比较重,我们PM2.5含量特别高,从预报的树脂来看。对我们呼吸系统疾病确实有一定的影响。最近咱们发现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因为天气不好来就诊的病人较以往是在增多的。 |
[主持人]: 在秋冬季节比较易得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分别是有哪些症状?跟大家说一下。 |
[张伟]: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基本上有咳嗽、吐痰、胸闷、气短,这是一些呼吸系统常见的症状。另外还有一些感冒,感冒以后比如说嗓子疼、口头疼、发热、口感、肌肉关节疼痛,这是感冒的症状。但是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是以感冒作为始动因素而诱发的。 |
[主持人]: 您刚才也是介绍了几种呼吸系统易得的疾病,高危的发病人群有哪些? |
[张伟]: 高危发病人群有这样一些,首先像老人,老人体质差一些、免疫功能差一些;再就是儿童,儿童有时候也容易多发病;另外就是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比如这个病人以前的时候就有气管炎、哮喘,或者有慢性复发性肺病史,这个时候也容易发病。另外我们还常见支气管破损等等。这些年我们发现疾病谱也有一定的变化,在门诊上越来越发现肺纤维化肺炎这个病逐渐发病率在提高。 |
[主持人]: 在中医当中,强调天人相应,重视治未病,也就是说要重视疾病的防治。现在是秋季,随着气温的下降,请您谈一谈秋冬季节我们应该如何来养生? |
[张伟]: 中医治疗讲究的是天地人合一,叫三因制宜,应该结合着时令的变化我们来做好养生。养生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运动、充分的修改,还有饮食等等,还有充足的睡眠,这些地方都需要注意。 比如我先说运动,运动有的人喜欢早上运动,这时候一定要看天气,要是天气好的时候可以保持适量运动,室外空气不好的时候,就不要勉强去运动。再一个,早睡,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也非常重要。早水可以使得人有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使得我们的免疫功能也增强。还有一个饮食,饮食我想还是要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另外还要多舍入蛋白质、肉类,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我们的体质、免疫功能。另外尽量少到一些公共场所去,客流量比较大、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这个时候容易出现一些交叉感染。 |
[主持人]: 听了张院长说了这些话,其实相信广大网友也是对现在的秋冬季节养生,对自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可是张院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同一种生活环境中,而且是同样的生活方式,我们有的人就会患病,有的人就不会患病,或者说有的时候是同一种疾病,患者的发病表现也是不同的。那么在中医当中是如何来解释这样的现象? |
[张伟]: 主持人问的问题相当好,这是中医讲的辨证施治、个体差异,中医治病的灵魂就在辨证施治、个体差异。我想大家最近注意到一个概念,奥巴马在2月份提出一个概念“精准医疗”,其实中医的辨证施治从某个角度上,正在体现精准医疗。就是同一个病,长道不同的人身上,就具有不同的表现。同样的时候,气温下降的时候,我们感受外邪的时候,有的人发病,有的人就不发病,这也是一种个体差异。有的时候如何把这种个体差异和疾病、和个人体质结合起来,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 有的时候,我们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人制宜就是指的个体差异。在有的时候我们见到了同一个病人,但是得的是同样的病,这个方子可以用。但是一个病长到十个人身上,这个处方有可能就十个样。这就是一种辨证施治的灵魂,这是个体差异所导致的。 |
[主持人]: 张院长,现在很多网友也是比较关注哮喘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很多网友,身边会有很多亲人家属会有这样的疾病,您能不能给网友解释一下哮喘这类的情况? |
[张伟]: 哮喘这个疾病表现在发作性的胸闷、气短,有的病人表现在有哮鸣声,现在还有一些病人没有哮鸣声,只是咳嗽,在我门诊上经常遇到这些病人,反复治疗咳嗽,用抗生素治疗,用其他药物,但效果都是不好,但是按照哮喘的办法治疗效果非常好。咳嗽变异性哮喘这几年容易漏掉,一些经典、老的哮喘的类型一般漏不掉,现在哮喘的分类变化也越来越细,有我说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另外还有胸闷变异性哮喘,在临床上我们都得重视起来。这几年哮喘的发病率较前几年是有所提高,有的时候和遗传因素有关系,有家族进行性,有的时候还与一些自身因素有关系,另外和工作环境、接触的过敏源等等都有关系。有一些是感冒后加重,有一些人到深秋天加重。 在治疗上,这个病应该说有进展,在治疗方面有的时候我们配合中药、西药,中西结合治疗,中药我们常用的有口服的汤剂,西药有吸入剂,还有其他抗炎药物。用了以后,这些年我们感觉中医结合在治病治疗方面是有所突破的,效果非常好。按照洗衣的治疗方案加上我们中医中药,我们疗效在增强,同时避免了一些副作用。这是我们这些年在临床治疗上的心得体会。门诊上的病人特别多,比如我一上午能看七八十个病号的话,大约有20个病人是哮喘病人。 |
[主持人]: 张院长,您刚才提到了中药和西药治疗的一些区别,在这一点上您给大家再深入讲解一下。 |
[张伟]: 中医和西医看病的方式不一样,中医是一种强调整体,西医对局部的还原强调的非常清楚。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应该说对气血、阴阳整体把握的特别好,西医对一些局部解释的非常清楚。原来我们有一种理论,白相、黑相。什么叫黑相?就是病人用中药之前,我们知道什么样子的,到了用完药物以后,这个病人的病情好了,它中间是发生了什么过程、是怎么变化的,中医讲不太清楚,它是个黑相。现代医学有它的优点,它把中药的内容解释的非常清楚,比如这个人长了肺炎,到了医院拍片子、查体、抽血各方面,白细胞多少、中性粒子细胞多少、炎性阴影多大,经过治疗以后,阴影消失了,白细胞下降了,病人好了。把中间的过程讲的非常清楚。 现在最好的模式应该是中西医结合,就像我们说如果说具体拿中医的优点整体观,同时又把现代医学的局部说清楚,局部还原,讲清楚以后,这个我们起了个名字,叫水晶相,是个宝贝。有了中医的整体疗效,同时又能把中间的过程讲清楚了,这是临床上我们常遇到的情况。包括到中医院看病的时候,其实中医院的医生写的住院病例往往是这样,有西医的诊断,同时还有中医的诊断。中医的诊断下面同时还有这个病属于中医的什么类型,就是个最好的体现。比如这个人长了肺炎,到我们这里来看病的时候,如果西医住院的时候,告诉你是支气管肺炎或者是大叶性肺炎。到中医院的时候,除了有以上情况之外,还会告诉你痰热运肺,或者热性伤阴,还有中医的症形,还有中医的诊断,比如还有肺臃、咳嗽等等,就是现代综合性中医院大部分采取西医辩病、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病。 中西医结合以后,除了在诊断方面有些优势以外,它目前来说最主要的优势,体现在它的治疗方面。非常多的疾病,像肺炎、哮喘的治疗上,有时候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它的效果要远远大于纯中医、或者纯西医的治疗。包括这些年有些病,在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方面,我们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
[主持人]: 看来还是中西医结合互取其长,在治病的效果上有最大的效果来体现。 |
[张伟]: 对。 |
[主持人]: 刚才您也提到了肺炎,我看很多网友都对肺炎的治疗,有很多网友是偏向于偏方这一方面的。您对偏方这一方面是怎么看待的? |
[张伟]: 呼吸系统感染,肺部炎症是肺部感染的一部分,有的时候好多偏方可以治疗这些疾病。我想作为日常保健、居家护理、居家调养是可以的,作为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是没有问题的。常用的办法我可以讲几条,比如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川贝煮梨,把川贝和梨放在一块,或者把梨1/3削掉,然后把核掏掉,把川贝放到梨的中间,放到水里去,隔着水来蒸梨,然后喝水、吃梨,能起到一些清肺热、化痰的作用。它适合于这个季节,就是在秋冬季节比较干燥的时候,降雨量少的时候,或者过几天采暖季节到了以后,室内暖气比较充足,这时候天干物燥,人也有点伤阴,可以用点这个办法,可以起到润肺的作用。梨就用我们山东的莱阳梨就行。 另外还有其他的,比方说百合,我们吃饭的时候有一道菜叫百合西芹,其实百合具有非常好的养肺阴的作用,都有保健作用。另外还有银耳、木耳,都可以起到养阴润肺的作用。 另外食疗可以讲一讲,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数和三个脏器有关系,肺、脾、肾有关系。这时候比方说一些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心病这些,可以多吃点核桃。中医认为核桃有一种补肾的作用,定喘、补肾、纳气。因为中医里边有一句话,叫“肺不伤不咳”(肺不受伤的时候不会咳嗽),“脾不伤不久咳”(局部受伤的时候不会长远的咳嗽,不会很长时间长治不好的那种咳嗽),另外第三条,“肾不伤不喘”,有人说在中医院治疗的时候,我们用一点补肾的药,可以补肾定喘。 大家问中医的脾和西医的脾不是一个概念,这里要区别开来,中医的脏器,西医的肾和中医的肾它是不对等的,中医的脾和西医的脾更是不对等的。中医的肺和西医的肺,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也不是完全对等的。所以这里面一定要正确理解中医的概念和西医脏器的内涵不一样。 |
[主持人]: 其实就偏方这个概念来说,咱们的网友是有两种观点的,一种网友说偏方的治疗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有时候甚至是胜过传统的治疗方法的。而且有网友表示偏方不能乱用,乱用偏方的话,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或者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等等情况的出现。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区别偏方是一个能用的偏方,还是说是一种能让病情加重的偏方? |
[张伟]: 我同意你讲的第二种观点,第二种观点,就是说对偏方的使用相对来讲是谨慎一些。因为凡是药物,包括我们日常用的食物,它都含有一种纠偏的作用,所以包括我们的药物、包括偏方,它都具备一定的作用。如果是寒性体质,你用的偏方是偏凉的,那么会使你病情加重。所以应该结合不同的病情使用不同的偏方。 可是一般的老百姓不具备这种条件,因为他缺乏这种甄别能力,他不知道这个药适合不适合他。我想应该请具有资格的、请中医大夫咨询一下,这是第一个。第二,现在有一些养生内容强调两个态度,有的时候我听着现在叫养生乱象,关于吃姜,有的人说是应该吃姜,有些人说不能吃姜,所以老百姓我们市民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什么意见。这时候应该结合自己的体质,请中医大夫结合脉象,指导性的提出意见,这样比较好一些。很难讲一言而蔽之,告诉你哪一个方就是对的。 |
[主持人]: 听了张院长的话,相信我们的网友也是对偏方的选择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我们之前也是看了网友们的一些评论,还有一部分网友对关于和SARS之类的传染病非常关心。在这方面,您给大家再介绍一下。 |
[张伟]: 对,主持人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好,SARS也好、甲流也好、手足口病也好,禽流感等等这些疾病,都是和我们的病毒有关。这些年这几次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在这里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我记得当时山东出现第一例、全国第二例甲流的时候,就在我们山东,一个小伙子,当时我去会诊。会诊的时候,当时我们用的是纯中医中药治疗,这小伙子第二天就体温退下来,而且效果非常好。 这些年来,在中医中药参与公共卫生事件防治过程中,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SARS以后,大家对它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因为在明清时期,那时候瘟疫发病非常多,中医中药在那个过程里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现在看,对于病毒性的疾病,应该说中医中药具有独到的优势。我们应该是结合现在理化检查,同时把中医中药深入研究,发挥我们中医的优势。包括大家最近注意到,那也不能算是一个病毒病疾病,比如我们说的青蒿素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屠呦呦获奖以后,使得我们大家对传统中医的重视认可程度越来越高。下一步我想应该加大对我们传统医学的研究,对中医中药的挖掘,甚至我们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想我们中医发扬光大,应该说是非常有前景的,指日可待。 |
[主持人]: 感谢张院长今天的一番讲解,也让我们广大网友对一些生活的常识有了更丰富的了解。也祝网友们生活更加美满,身体健康。今天的节目就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