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大众网《名医大讲堂》栏目,我是主持人华松。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临床第二党支部书记、工委会委员、肿瘤微创学科带头人牛洪欣教授。牛教授,您好。 |
[牛洪欣]: 牛洪欣:主持人好,各位网友朋友们好。 |
[主持人]: 首先请牛教授为我们介绍一下咱们医院微创外科的基本情况。 |
[牛洪欣]: 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好,我们微创外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一体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大型综合性肿瘤微创治疗中心,是国家科技部“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示范中心”挂靠单位,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社会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重点学科,在省内乃至国内游较高的地位与影响力。 学科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形成了求实、创新、团队、协作的优良传统。科室现有医生9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3名、硕士生导师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7人,人才结构配备合理。目前科室开放床位33张,年门诊量达8000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000余人次,年救治急危重病人200余例,年手术量800余例,平均床位使用率达到101。 学科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有较高知名度及影响力的多种微创治疗方法序贯按、联合、协调的肿瘤微创治疗中心,拥有标准化肿瘤微创临床示范病房、微创监护病房、设备完善的导管介入手术室、CT介入手术室、超声介入手术室、腹腔镜(肛肠镜)手术室。拥有多种影像引导技术,如CT、超声、GSA等,已经成熟地开展TACE术、PVCE术、血管内灌注化疗术、放射性粒子组织建近距离治疗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化学性消融术、超声靶向治疗术、肿瘤体腔热料及内生场热料技术等各种治疗手段治疗各类实体肿瘤。此外,还开展常规的腔内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肛腔镜手术等等,以及消化内镜引导下的微创手术。 微创外科作为我院的一个特色医疗组,开展和倡导微创诊疗技术的规范化,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微创联合系统治疗的现代肿瘤治疗新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在国内建设一个具有示范性意义的立体化微创诊疗系统,努力使每一名患者在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最规范、最领先、最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
[主持人]: 我们知道,牛教授您长期致力于肿瘤微创外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至今已经完成了肿瘤微创手术有1万余例,其中还有许多疑难杂症,或者说是具有开创性的外科手术,比如您在2014年11月份就成功开展了国内首例触摸式粒子植入技术治疗直肠癌,到12月成功开展了国内首例移动式1251粒子链共轴引流导管技术治疗胆管癌。下面您能不能请牛教授给网友介绍一下,什么是粒子植入技术?还有应用这个技术治疗癌症有什么优势? |
[牛洪欣]: 粒子植入技术的全称是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肿瘤,通俗地讲,我们可以把放疗分为外放疗和内放疗两种。粒子植入属于内放疗的一种,它是根据肿瘤的立体形态用一套特殊的器械,把放射性粒子按照一定的空间排布,放置到肿瘤内部,其发出的γ射线可以持续杀死肿瘤细胞,达到同手术刀切除一样的效果。 粒子植入技术是2001年由北大三院的王俊杰教授引入国内,因为它对正常的骨质损伤小、疗效好,在国内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是碘125粒子,碘125粒子治疗肿瘤有以下特点:一是放射能量低;二是照射举例短;三是可以使不同分裂周期的肿瘤细胞得到均匀地照射;四是粒子作用时间长。利用该技术,我们已经广泛开展了肺癌、肝癌、胰腺癌、脑肿瘤、盆腔肿瘤等实体肿瘤的粒子植入。其中目前以胰腺癌的粒子植入最为特色。在此基础上,我们团队将该技术加以改进,自创了PTCD联合移动式碘123粒子链共轴技术,来治疗胆管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把放射性粒子内照射引入到胰腺癌、胆管癌导致的恶性胆管梗阻的治疗当中,使放射性粒子由组织间植入的空间排布推进到管腔内的空间排布,拓宽了放射性粒子治疗的适应症,解决了放射性粒子在空间上需要组织依托的局限性。这项技术可以对无法切除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进行腔内肿瘤的放射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特点。还可以根据肿瘤治疗后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粒子间的位置,使其更加贴近肿瘤,更具有实用性。该技术不仅可以控制肿瘤生长,有效接触胆道梗阻,延长支架的通畅时间,而且还具有明确姑息性止痛效果,有效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姑息性治疗改善愈后的一种最新的技术。除胆道梗阻外,该技术通过外套管,也可以应用于门静脉的癌栓、食道、结肠、尿道等管道的恶性梗阻。谢谢。 |
[主持人]: 听说您还有一项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新技术,叫做导管射频消融技术。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
[牛洪欣]: 好的,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是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一项最新技术,是射频消融技术的一项最新进展。该项技术是由英国帝国大学著名的外科医生哈比教授发明的,2009年获得FDA认证,2012年12月获得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非常荣幸地是,在引入国内三个月之后,也就是2013年3月份,我们医院成功实施了国内第一例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治疗食管肿瘤性梗阻,到现在累积治疗患者60余例,效果显著。 在开展这项技术之前,我们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消融的深度、范围、功率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目前,已有多篇论文发表,其中一篇发表在biology(8:35),这个影响因子是3.611分;另一篇发表在《中华消化外科杂志》,这也是比国内比较顶尖的杂志。 接下来我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这项技术的适应症。适应症一,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或者是做过放疗后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伴有恶性梗阻。第二是对于生存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食管恶性梗阻患者,或者说是因为高龄合并严重疾病等原因,不能接受开放性手术的食管恶性梗阻患者。针对这样的患者人群,我们的治疗目标肯定不是治愈,我们的治疗目标有三个:一个是解决肿瘤症状,也就是说解决营养问题,把梗阻解决掉;第二是减少肿瘤的负荷;第三是尽量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对于这一类的肿瘤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放置鼻胃管,鼻胃管通过狭窄的肿瘤部位,利用鼻胃管为患者提供营养,解决他的营养问题;第二是在胃上,也就是在肿瘤的远端做一个暴露手术,用一根管子通过腹壁引出体外,利用这根管子给患者提供营养;第三是在肿瘤的狭窄部位放置上一个支架,这个支架可以撑开狭窄部位,这样可以经口进食。 头两个办法都不能经口进食,生活质量非常差。第三个办法放置支架,可能有出血、移位等并发症,我们的食道在不吃饭的时候,前后壁是闭合的,而放置支架之后,食道是永久性扩张的,胸骨后会有不适,甚至疼痛的感觉。这三个办法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没有任何的抗肿瘤措施,仅仅是解决了营养问题。 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将内镜技术与GSA技术相结合,发明了该项技术。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本来是应用于胆管消融的,我们创造性的把它用于食管梗阻的消融,并且取得了成功。具体的做法是:我们在内镜下,经过内镜的工作通道,将射频消融导管插入到肿瘤的狭窄部位,在指示下,结合GSA定位,直接将肿瘤消融,打通狭窄的部位,然后用球囊疏通扩张,术后患者可以立即进食。既不用鼻胃管、暴露管,也不用支架,这样生活质量就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我记得有一位著名的胸外科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食管梗阻的病人,你只要让你的病人能够经口进食,能够品尝酸甜苦辣,这就是好办法。”我们这个办法在解决梗阻的同时,还对肿瘤施加了消融治疗,是一举两得,值得大力推广。据我了解,该项技术目前在国内可能只有我们在做,这是我们值得自豪的。 |
[主持人]: 牛教授,除了这个以外,您还有什么其他的技术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
[牛洪欣]: 好的,我给大家推荐一项技术,就是晚期或者说叫进展期胰腺癌的最幸福的治疗技术,那就是胰腺癌的粒子植入技术。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大家可能有所耳闻,胰腺癌号称“癌中之王”,胰腺癌、胆管癌以及胆囊癌这三类癌症是在消化道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我们的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大约在5%左右。30年来,胰腺癌的治疗它的OS提高了仅仅4%,也就是说与其他肿瘤相比,比如与肝癌、肺癌的肿瘤相比,胰腺癌肿瘤的治疗大大滞后。为什么?因为胰腺癌有它自己的特点,它部位非常深,发现非常晚,如果发现了,往往都是中晚期。以前的时候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就是我们传说中的三大“神器”,手术、化疗、放疗。这三大神器治疗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是比较提倡的。但现在看来,已经落后了。从80年代后期,甚至说到90年代,我们开始了微创治疗,微创治疗用于胰腺癌最初也是用于血管的介入。到2000年之后,一些新的微创治疗办法开始推向前台,比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粒子植入等等。现在我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胰腺癌的粒子植入。 首先说一下手术,胰腺癌的手术治疗,创伤是非常得大,也就是说患者付出的代价相当大,花钱又多。关键的一点,它的愈后并不好。做了胰腺癌的手术,即便是做了根治性的切除,他的五年生存率也提高不了多少。如果我们换一种治疗方法,能够与手术治疗得到的利益相比较,能够和手术相媲美,那么这种治疗方法就有可能值得我给大家推荐。那就是我刚才介绍的胰腺癌的粒子植入。这项技术我们目前是开展了大约有五六十例患者,我们从三年之前开始的。与同期的手术患者相比,在生存期上已经有所改善,我们最长的已经活到19个月。胰腺癌的治疗上,平均生存期如果不治疗的话,大约在一年左右,如果我们即便做了根治性的手术,他的生存期大部分只能延长两个月左右。也就是说手术的效价比并不是太好。 我们的粒子植入与手术相比有它的优点,它微创,创伤小、痛苦小,并且见效也特别快。并且粒子植入还有一项新的,就是说它可以止痛,这是手术所不能比拟的。以后如果有胰腺癌的患者,我建议不要再去做手术,而直接选择粒子植入。谢谢。 |
[主持人]: 牛教授,在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谈癌色变,我们面对癌症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
[牛洪欣]: 传统的观念都认为,得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得了癌症就一定死亡吗?答案是否定的。罹患癌症并不意味着死亡,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阿姆斯特朗是1996年查出睾丸癌,经过治疗后,他重返赛场,成就了环法自行车赛七冠王的霸业。我国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王楠,2005年发现患甲状腺癌,经过及时治疗后痊愈,2008年奥运会取得了一金一银的辉煌战绩后功成身退。 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说“50%的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其实这话一点也不夸张,的确有它的道理。有一些癌症患者为什么会死亡?悲剧源于他的压力和无知。其实癌症并不可怕。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一些癌症的知识,也许就不会谈癌色变了。 早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宣布,癌症是一种慢性病。提出这个观点主要有两个依据:第一,癌症发展比较缓慢,癌症是最有耐心的一个杀手,从接触致癌因素使细胞癌变,到最后形成肿瘤,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但是一旦形成癌细胞,倍增速度增快,肿瘤可以成指数上涨,很快就会形成很大的肿瘤,所以要经常查体,提高警惕。 第二,癌症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癌症通过及时、有效和长期的治疗,可以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得到控制,甚至让患者与癌症和平共处很多年。尤其是现代医疗科技发达,新技术、新方法空前得丰富,分子靶向治疗、新药的研制等等。所以说得了癌症如果能够积极的面对,正确的治疗,是有治愈可能的。 |
[主持人]: 说到这里,相信有很多的病友就非常想了解您坐诊的时间具体是哪一天?以及如果病友想找您看病的话,应该是怎样预约? |
[牛洪欣]: 我的门诊时间是每周二的全天,可以在正常上班时间直接到我院的微创外科门诊找我看病,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或者电话预约,联系方式可以在www.sdzlwc.com查找,也就是说山东肿瘤微创的首字母。也可以联系电话:0531-58628951。谢谢大家。 |
[主持人]: 谢谢牛教授今天给我们详细地讲解,我们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下期节目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