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大众网主办的《名医大讲堂》栏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自获评全国首家新三甲以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信赖和社会的关注。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邀请医院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肾移植科、妇科、普外科等6位专家做客大众网演播室,和网友进行交流互动。 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郭建强,郭主任欢迎您。 |
[郭建强]: 谢谢主持人。 |
[主持人]: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郭主任,郭主任擅长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与治疗,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及超声内镜的检查诊断,内镜下息肉切除、急诊内镜以及内镜下止血等治疗。他是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内镜学会超声内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分会委员兼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山东省消化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郭主任,您接下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咱医院科室的发展情况吧。 |
[郭建强]: 我们医院因为是一个新型的医院,医院科室是在2000年开始兴建的,消化内科。当时我们消化科有8位医生、1个病房。当时发展的比较简陋,后来在医院的支持下,购买了内镜、动力、微电和一些相关的检查,开设一些特色检查,使我们的科室得到了发展。 |
[主持人]: 我们都知道,建立一个新建的内镜和腹腔镜两镜联合治疗中心,一直以来是您的梦想。我们就很好奇,为什么您会有这样一个想法? |
[郭建强]: 因为我们现在消化系统的疾病,特别是作为我们消化系统空腔脏器,消化系统是一个空腔脏器,像胃、肠道都是一些空腔脏器,它的发病率很高。随着科技的发展,内镜的发展,在空腔脏器一些疾病的检查,包括一些治疗,都能在内镜底下进行微创治疗,以小的创伤做一个彻底性、根除性的治疗。但是在内镜下治疗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说因为你内镜治疗,可能会造成一些损伤,你总是在内镜下,不是我们直接的通过手去做,所以这样可能会受到一些器械的限制,做起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样可能会有够不到、摸不着的情况。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要借助外科。外科这几年腹腔镜发展也是非常好的,很多腹腔的手术,包括一些食指脏器的切除和一些大的手术,都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我们叫做硬镜。我们的消化内镜叫做软镜。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内镜的手术开展的越来越广泛,对一些原来认为必须要外科开大刀做的或者是通过腹腔镜做的手术,现在都在我们内镜下做。但是这样做,可能因为我们视野的局限,不可能把这个瘤子或者病变彻底的清除,或者对它远处的一些状况不能做出一个更好的判定,因此我们就想,随着科技的发展,软硬镜结合才是我们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一个根本,也是一个方向。它既能做到微创,同时也能做到彻底的根治。 |
[主持人]: 据了解,咱医院护士在日常护理中,独创了“情绪管理法”,并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您来个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具体的情况。 |
[郭建强]: 医院的情绪管理法,是我们病房在卫生部推行的“两好一满意”活动中,我们病房作为卫生部示范病房,我们赵护士长提出来的情绪管理法。这个方法首先是医护人员之间的情绪管理,就是说医护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处理好,不能把负面的情绪互相影响,每天都要有一个好的心情,在医护之间有一个正的情绪,也就是说正能量。其次这种正能量、这种好的情绪要带到病人的情绪去,因为很多住院的病人,包括他的亲属,在住院的过程中都有这样那样的一些焦虑的问题,情绪往往低下或者是有一些抑郁的情况。如果你医护人员再有情绪,你的情绪都是一些负面的情绪,可能就会对病人的疾病加重,或者是更加加重病人的负面情绪。赵护士长就带领全科护士,通过一些心理疏导,然后通过护士之间的学习,包括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加上一些到外面做一些管理的服务行业去培训,所以他们就创立了一个情绪管理法。 通过这种情绪管理,首先是要把一个正的情绪去对抗疾病,我们知道,很多疾病都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一些情绪来影响了疾病。反过来,情绪影响了疾病,疾病同时也影响了情绪,会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有通过正的情绪的管理,才能使恶性循环被打断,使这个疾病能得到很好的康复,病人更多有依从性。 |
[主持人]: 郭主任,您的坐诊时间是哪一天? |
[郭建强]: 我现在一般都是在周一一天和星期三上午是一个帮诊。 |
[主持人]: 患者要通过哪种形式来预约您? |
[郭建强]: 我们都可以从网上预约,医院有电话预约和网上预约两种形式。 |
[主持人]: 听说郭主任来到栏目现场,很多网友也有问题想咨询,您看看挑几个来解答一下。尾号是0168的网友问,您好郭主任,我想问一下导致胃癌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目前治疗胃癌有哪些比较好的技术?还有一个问题是胃癌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
[郭建强]: 这个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因为癌症是每一个人非常关心和关注的疾病,特别是胃癌,对于这个疾病发生的原因还是很多的。现在的胃癌主要来说是遗传因素,有一种致癌基因在里边,所以在家族里边有癌症的病人,他可能患这种疾病的机会就会高于其他人,是因为他的基因的缺失,他的抗癌基因和癌基因之间的不平衡,所以容易出现癌变。 第二就是环境因素,有的人同样有癌基因,可能双胞胎,他可能都有同样的遗传因素,但是有的人可能生活在我们国内,有的人生活在国外,生活在国内的人可能就会要发生胃癌,但在国外的人就不发生胃癌,这就说明癌还是有它的环境因素。就是说它有它的始动因素,它的始动因素主要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系。像我们说亚硝酸盐的物质,就是亚硝胺,这些是亚硝酸盐,它是一个将致癌物,特别是我们腌的咸菜里边,泡菜,泡菜可能还好一些,主要过度腌的咸菜,咸鱼、熏制产品,含有一些苯的物质,它都是致癌的一些始动因素。你有癌的累患的基因,同时又有始动因素的话,它就可能会发生胃癌。这是第一个环境因素。 有的人他有细菌感染,就是幽门螺旋杆菌,在以前大家都认为胃里边是没有细菌的,现在通过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外两位科学家研究发现胃里边是有细菌的,这种细菌是一种抗酸的细菌,所以在酸性环境,因为我们胃内的酸性是很高的,所以这种高酸的状态下,使细菌不能生长,就认为没有细菌。但是后来发现,这种细菌是在高酸下生长的细菌,是一种螺旋状的细菌,它有很多的致病的一些特点,其中有一个特点,就是说就是说它产生癌,所以它耐酸。所以它就可以产生一些细菌的毒素,可能使局部的黏膜,这些环境发生改变,然后诱发癌变。所以癌是脾感染,认为也是癌症感染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还有一个,它另一个因素,就是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还有的人像原先有一些其他的疾病,像胃息肉,息肉是容易恶变的,它也是胃癌发生的一个癌前病变。还有一个是萎缩性胃炎,过去我们把萎缩性胃炎非常强调,但是现在我们观察到,在我们临床上诊断萎缩性胃炎实际上非常普遍,但是这与我们内镜下诊断萎缩性胃炎并不是那么普遍,我真正的萎缩性胃炎如果发生癌变的话,它可能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就是说除了它的始动因素以外,还要有它的一个时间的因素,在长时间下,长期的一种致癌环境里边,他可能会转成癌变,细胞上皮会出现一些异型增生,所以萎缩性胃炎在产生癌病的过程中,会不会说有多长时间我们不好确定,但是萎缩性胃炎它是一个潜在的,你有长话没有关系,现在我们大家都很害怕,说这个人有长话了,是不是要癌变了,都非常害怕。与长话没关系,为什么?因为胃里边是酸性环境,在胃炎的状态下,它肠道的上皮是可以由更强的抗酸性,身体有一个保护机制,它上皮基底细胞生产出来的细胞就变成长上皮的生态,它为了抗酸,所以为了对抗炎症,长话不是一个要癌变的指标。关键在是长话的过程中,它的细胞出现了不典型性增生,我们叫异型增生,我们就认为它可能要癌变了。特别是异型增生。因此说胃癌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各个因素可能都牵扯在里边。 现在胃癌肯定会遗传,我们说胃癌遗传给下一代有多大的几率我们不敢说,关键是它的基因会不会被表达,它的基因被表达要有一个始动因子,就是抑癌基因。每个人身上都有的,抑癌基因和癌基因都有,只不过就是说它能不能被表达出来,它表达了可能就产生癌症。所以应该说这一个家族来说有胃癌史的家族,特别是至亲,就是父母、姥爷姥娘、爷爷奶奶之间,可能这些直系亲属的遗传会比较明显。但并不是说一定会要得胃癌。 再一个,胃癌有哪些好的技术。对于胃癌,我们现在强调更多的是过去发现了胃癌就要手术切除,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发现胃癌?早期发现胃癌是摆在我们所有医务工作者、消化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现在北京、上海在很多高发区都也有一些研究的场所,研究胃癌高发的原因。像我们省的牟平、临朐,都是胃癌高发区,实际上我们济南可能也是胃癌高发区,但是没有来,像北大医院和北京医院在那里都有点,他们在研究为什么会出现癌症。关键是我们要早期诊断胃癌,早期诊断胃癌依赖与什么?日本的癌症曾经是一个高发的国家,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我们差不多,当然他吃的更多可能是一些熏制的产品,或者是生鱼片,一些腌制的东西比较多。他们后来通过内镜检测,从60年代开始,他们对胃癌非常重视,对胃癌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胃癌的预防有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对他们的社区医疗,管理都非常严格。每个社区里边,就是100个人口里边必须要有一个消化科医生,这是一个。第二,你社区的胃癌就是给你付款的标志,如果你这个社区里边出现了一个晚期胃癌,那好,你的医保、你的收入就会被卡掉一些。所以说社区对癌的控制,他们日本人在去年内镜会上就提出了要消灭胃癌。所以胃癌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不了胃癌。所以我们怎么样发现胃癌、早期治疗,胃癌是可以被根治的疾病。 怎么去发现它?在日本一个是依赖内镜,做内镜普查,一个超过40岁的病人,他把人群分为高危人群,就像我们刚才说过的有家族史的或者有是萎缩性胃炎的,有胃息肉的,再就是你的生活环境是一个高发区,这都属于高危人群。对于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就看你胃镜下面黏膜的变化,因为它胃镜已经非常普及了。胃镜检查就像我们伸开手一样,有些手掌的纹路看的很清楚,如果这样发现不了的话,胃镜下还有很多功能,第一可以电子染色,可以把黏膜染色、偏光,把正常黏膜和异常黏膜分开,通过不同的光学的方法来染色。第二我们可以进行血管强调,可以强调它的血管。因为肿瘤血管和我们正常的黏膜血管是不一样的,如果一旦通过我们的放大,通过我们的染色,通过我们的强调作用,就会发现异常的血管形态,这种异常的血管形态可能就是一个癌前病变,那在内镜下就可以做手术把它切掉,然后对这个组织进行进一步分析,看看它是癌还是一个早癌。当然还有很多方法,超声内镜等等。就是说治疗癌症的前提是必须你先检测癌症,早期检测是一个重要的,这是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就是胃蛋白酶原检测,我们知道,胃里边的消化功能,是依赖于我们胃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的分解是靠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分布在我们胃和肠子部分,实际上它是通过胃酸把它激活。如果你的胃的蛋白酶元,我们把胃蛋白酶原分为胃蛋白酶原1和胃蛋白酶原2,它两个分布不一样。胃蛋白酶原1分布比较广泛,胃蛋白酶原2分布比较局限。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正常值可能不一定,但是它两个的比例是有一定的数目。如果你的胃蛋白酶原1和胃蛋白酶原2的比例小于3的时候,那你就要进行胃镜检查。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肿瘤检测性质的指标,就是筛选胃癌的指标,胃蛋白酶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比例。去年我们也开展了胃蛋白酶原的检测,对一些病人查了以后,有些人就会有一些争议,就说我的胃蛋白酶原怎么会是80,他的怎么会是200?我的是不是就异常了?不是。它可能你本身就分泌的少,你身体对蛋白的分解可能会少一些,但是主要是看它比例是不是正常。就是说我们要发现早期胃癌,这是最好的方法了。因为早期发现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内镜下治疗,我们可以在内镜下,通过超声内镜,就是我们在胃镜前面还可以放上探头,然后来对癌症进行一个评估。 怎么评估?我们叫TNM分期,T就是指的肿瘤,N就是指的淋巴结,M就指的转移。我们用TNM分期来确定这个癌症是不是一个适合内镜下治疗的癌症。如果说它的肿瘤是早期,他的淋巴结也没有转移,远处也没有转移的话,那这个癌症就可能适合定位,把它剥离掉。所以说癌症的治疗技术,主要取决于它的诊断。现在一些晚期肿瘤,往往我们发现的一些病人都是晚期的,那只有做手术了,只有通过手术开刀进行清除。 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我们把一些超过进展期的癌,就是它还没有达到像一些很晚期的病人,进展期的癌,我们要通过良性手术的方式研究,既可以内镜下,把你内镜看到的瘤子剥掉,对外面的瘤子,我们通过淋巴示踪的方式来标记荧光,然后找到癌转移的位置,我们从腹腔镜下可以切掉。这也是我们做良镜手术要研究的一个方向。 |
[主持人]: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肠炎、胃炎的患者越来越多,这里有两个网友有问题,先说第一个网友,尾号是6199的网友问,你好郭主任,我是一名急性肠炎患者,而且经常犯,一旦吃生冷的东西就会立即不适,特别令人烦恼。问一下郭主任,有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可以预防或者治疗? |
[郭建强]: 我想首先这个网友,他是急性肠炎,应该首先明确什么是急性肠炎,急性肠炎、急性胃肠炎,我们认为急性肠炎往往都是以感染为基础的,不管你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感染是你发生炎症的一个基础。这个患者说的急性肠炎,他如果要是因为饮食不洁,急性肠炎大部分是因为不洁饮食引起来的,就是说你吃的不卫生、吃了脏东西,所以引起来的肠炎,像一些腐败的食物、烂掉的瓜果,或者喝了生水,一些不卫生的水,都可以导致这些。所以你首先是有没有这种不洁饮食的情况发生,如果有这种不洁饮食,那可能是一个急性肠炎是容易确定的。但是像这个网友的意思,我看他是经常犯,他平时可能很注意,他可能这种不洁饮食的机会就会比较少,所以他这种犯,我们就要明确他是不是一个急性肠炎。他说一吃了生冷的东西立刻感到不合,就会拉,这可能是与他的肠道易激有关系,就是说他不一定有是炎症,也可能是有一个慢性炎症的基础,他的肠道的敏感性很强,所以它的运动就很强,一旦遇到生冷的刺激,可能就会有强烈的运动。同时肠道的分泌也会增加,所以它不一定是有炎症,可能就是一个功能性的问题。但是要想诊断是不是一个功能性问题,我们就需要给他做一个大便的化验,如果大便里边有白细胞,那可能就是一个肠炎,如果没有白细胞,大便是正常的,那就可能不是炎症,也可以做血项的检查。 如果这些还不能确定他是不是有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结肠镜看一看,我们结肠镜可以从肛门一直看到回盲部,甚至部分的回肠。如果有炎症的话,也像我们的胃镜一样,看的非常清楚。所以我觉得这个网友像他这种情况,应该首先做一个检查,我不知道他年龄多大,他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所以最好到医院里边就医看一看,做一个明确诊断。如果说有预防的方法的话,我觉得主要是要生活规律,不要吃生冷、不洁的饮食,不要吃过辣、过油的一些食物,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你的睡眠这些都要规律。 |
[主持人]: 尾号是0382的网友问,我是一名慢性胃炎患者,吃东西老是觉得不适,经常有想吐的感觉,医生说这个病就得好好养着。想问一下郭主任,有没有更加管用的方式来治疗它? |
[郭建强]: 我觉得慢性胃炎在我们的人口中发病率很高的,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在我们的人口中达到60%左右,特别是我们做内镜的患者,我们说内镜是无镜不炎,做了内镜的人,可能都是有胃炎了。我不知道这个网友说的胃炎吃了东西不舒服,他的不适是什么样的不适,是疼痛、腹胀,还是有一种其他的烧心那种感觉,这样要区别一下。 第二,他还有经常想吐的感觉,这种想吐的感觉是不是和他的腹部不适是不是同时发生?这都是需要我们医生来诊别的。如果单纯就是一个吃了不舒服的情况,可能是你的消化不好,胃里边可能是有一些慢性炎症。我们胃的炎症,主要的原因是酸的原因,因为胃酸,我们胃内的酸一般PH值都在3以下,2.5左右。所以说这个时候你的酸实际上是对你的胃有一个腐蚀作用,特别是正常人群,正常的胃,他的胃里边有胃黏膜保护,所以你的酸可能对正常胃没有损伤。如果一旦你的胃有炎症,黏膜的屏障被破坏掉了,你的胃酸就是一个损害因素,所以他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特别是吃饭的过程就会出现胃酸分泌高了,你的胃就不适,加上食物消化也不好,所以可能就会这样。如果同时又想吐的感觉,就说明你的胃在逆蠕动,呕吐的反应是通过胃的逆蠕动来实现的。所以呕吐的感觉就是你的胃排不下去,在强烈运动,并且不往下走,这个时候就说明你的胃是处于一个痉挛状态。 所以这个情况下,我觉得应该是应该到医院就诊一下,因为我们不能单纯通过一个你的症状来判定你的疾病就是一个胃炎。因为在国外的统计,也就是说我们的教科书上,在80年代的教科书上就有,就是说你的胃部症状是不能确定你是胃癌、胃炎还是溃疡病,尽管我们说有溃疡的病人可能是,胃溃疡是饭后疼,十二指肠溃疡是空腹疼。但经过内镜证实,这些疼痛的病人并不是那么确定,只是一个几率的问题。所以这些慢性的症状,并不代表你就是一个胃炎。特别是你治疗无效的时候,更需要到医生去做一个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果真正是胃炎,我认为你应该明确你胃炎的原因。我不知道他怎么看的医生,医生说让他好好养着是怎么来养,这个胃是需要养吗?因为养胃可能对我们中国人是比较愿意去用这个名词“养胃”,吃养胃舒、温胃舒,有很多中成药来养胃。但是对于我们西医来说,我不知道什么养胃,胃更好就是加强它的保护作用,减少它的刺激作用,这就是我们对胃的最好的保护。 怎么来减少它的刺激?还是我们刚才说的,酸、辣、生、冷这些刺激性食物,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吃一大把大把的药,包括一些营养品,都是一些很强的刺激,对你的胃都是一个损伤。要减少刺激,加强保护。加强保护就是吃一些比较好消化的食物,包括像喝一些牛奶、酸奶都可以,吃一些保护性的药物,像增加胃黏液的药物可能会好一些。 |
[主持人]: 有一个网友尾号是8577,他说您好郭主任,我今年58岁,经常性便秘,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治疗? |
[郭建强]: 便秘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特别是58岁应该算是一个中老年了,但是这个中老年人,我不知道这个网友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作为女性的话,他的便秘比女性还要常见。便秘的原因主要是你的胃肠道蠕动不好。像便秘有习惯性便秘,所谓习惯性便秘是我们过去诊断这个人从小就便秘,可能就是习惯性便秘。实际上便秘有三种,一种叫慢传输性的便秘,就是你的大便传输的很慢,我们叫慢传输性便秘。另一种是出口梗阻型便秘,出口梗阻就是你的大便到了肛门这儿排不出去。还有一种既跑的慢又排不出来,我们叫混合性便秘。所以便秘就有两种,火车晚了点就是两种,旅客不是按照到站,第二个就是火车跑的慢,还有个可能就是到了火车站出不来站。便秘往往也是这种情况。所以便秘的情况需要去区分,这是功能性便秘。当然有的便秘可能是器质性便秘,是因为有其他疾病引起来的便秘,是血糖的问有没有肠子的一些其他的疾病,这都需要排除。特别是到了一个中老年的患者,这种情况下,有便秘的情况下,我建议他首先要做一个肠镜,肠镜对一个有便秘的病人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美国的胃肠病指南上就要求,对于超过45岁的人,不管你有没有症状,你要做一次肠镜和胃镜检查,如果你有症状,那就随时都要做;如果你的肠镜没有问题,那好,你要5年做一次胃镜、3年做一次肠镜,这样才能发现。如果你的胃肠道有问题,你每年都要做,直到你发现的问题被解决掉,要连续查三次都是阴性,那你肠镜就可以不做了,就认为可以改成三到五年做一次了。 所以我想这位网友,应该首先到医院做一个肠镜检查。如果是肠镜正常,那我们要给他区分一下他便秘的原因,是慢传输的还是出口梗阻的,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就是我们医院都有钡条,所以胃肠通过试验,吃了钡条以后,发现它是一个慢传输的话,那就需要增加肠道的蠕动。这种增加肠道蠕动,就需要你一个是吃药,第二个是饮食。可能首先是饮食,然后是吃药。饮食要吃什么样的食物?增加肠道运动的食物,就是要吃含纤维素比较多的食物。什么样的纤维素比较多?像我们的绿叶蔬菜,芹菜、韭菜、菠菜、白菜,这是长纤维、粗纤维的。尽管纤维素有非常强的刺激肠道运动的功能,但是它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作用,就是它容易引起胃胀,它延迟胃的排空。往往有便秘的病人他的胃的排空都是慢的。所以你有便秘的病人再吃上一些粗纤维的物质,可能会加重上腹部胃胀。所以我们可以吃短纤维的,什么是短纤维的?像山药,特别是有一个叫魔芋粉,魔芋是一个非常好的治便秘的,我们可以把它做成面条来吃。这是从食物上的改变,含纤维素比较高的。第二要吃药,增加动力的药。我们也有西药,也有中药,中药往往是都是一些刺激性的,像大黄,也有人吃像通便灵,也可以吃一些果导,那都是刺激性药物。现在我们用的这种药,现在我们国际上推荐用聚乙醇,聚一二醇,那是一个巴乙醇给攥成一个大分子团,它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很多是因为我们肠道吸收的水分的原因,所以你喝了聚乙醇散的话,就会在肠道里边有很多机会吸收水平。这样就需要你喝更多的水,也就是说你喝了这个药后要喝水,这样你大便就会很顺利的排出来,就是说慢通过。 如果是出口梗阻型的便秘就复杂了,这种往往就是说他的大便习惯不好,很多人是因为他从小没有,说句不好听的,他可能就不会大便,有大便憋着,或者该大便的时候不去大便。所以他就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大便的习惯。该用劲的时候不用劲,上厕所的时候在那里看书,在那里蹲,所以这些都是一些不会大便或者不会用力。你大便这一个动作的形成,需要你整个腹腔的运动、肠道的运动、盆底肌的运动,肛门快肌打开,甚至是你的脑子还要运动,来促进它协调运动,才能把这个大便排出。所以出口梗阻型的往往都是一些坏习惯造成的。 所以对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良好的大便习惯,就是要定时大便,什么时候最容易大便?一个是清醒,一个是餐后。我们清醒叫清醒结肠反射,肠子排便是通过结肠的巨大运动形成的,所以这个时候在一清醒的时候,他一清醒这个结肠就会运动,这个时候赶快去大便,到厕所里边蹲上5分钟,不大便就算了,不能在那里蹲起来没完,要用力量,收腹、吸气,配合一些动作,希望能促进它运动。另一个就是吃完饭,我们叫口结肠反射。一吃饭,口腔刺激了结肠运动,也有一个排便反射。所以什么样的人大便正常?有的人认为我大便便秘,可能就需要我不是一天一次就是大便不正常了,我们国际有规定,大便正常是一天三次,或者是三天一次,都属于正常。这种正常他的前提是什么?就是说你的大便既不费力,也不干,也不稀,也没有大便不适的感觉,这就是大便正常。你不要管它三天大便一次,也很好,只要是不费劲、肚子也不难受,没有这些感觉就可以了。所以说要定时大便,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到那里如果是5分钟不能排便,那我们就不能在那儿蹲了,再蹲的话,就造成你的括约肌和你的整个会阴部充血,括约肌的功能也不能协调运动,你的充血就会造成痔疮形成,甚至严重的人可能会出现脱肛,反复的失常、反复的用力,便秘,就会出现脱肛,最后可能不但便秘排不下来,反而还可能出现大便失禁。所以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 所以对于刚才这个网友说他应该怎么治疗,除了这些习惯养成以外,如果真的没有其他疾病的话,我建议他可以用点同仁堂出的叫黄连上清丸,是一个大药丸,我用了几个,用一些老年患者还是不错的,就让他吃两丸,就是早上一丸、晚上一丸,一盒8块多钱,十来块钱,一定要买同仁堂的,我觉得那个药还是挺好的。用了以后还是能解决一些问题。 |
[主持人]: 尾号是6899的网友问的问题也非常有代表性,他说之前喝多过酒,曾引起胃部出血。现在喝很少量的酒也会导致胃部不适,甚至吃饭也会有影响。想问一下郭主任,这种情况下他该怎么办? |
[郭建强]: 那就赶快到医院看病,到医院找医生来做出诊断,必要的时候是做胃镜还是做什么检查,一定要早诊断。他出过血,如果说你喝酒引起来的出血,并不一定就是说喝酒本身造成的,它可能是你原先有一个疾病的基础,你的胃黏膜被破坏掉了,要么是溃疡,要么就是出血性的病变。然后你的出血好了,但实际上你的炎症、你的病灶并没有消除,因此说你喝少量的酒或者是吃了饭以后就有变化的,那说明你的病灶依然存在,应该明确诊断,现在是可以查清的疾病。所以我建议这个网友,尽早去医院检查。 |
[主持人]: 尾号是1616的网友问,说胃息肉的症状有哪些?不及时治疗的话有哪些危害? |
[郭建强]: 刚才我们说过了,胃息肉我们有好几种,胃息肉本身我们叫癌前病变,癌前病变的危害就是它可以转变成癌症。所以胃息肉必须要做掉,必须要通过内镜下把它切掉。它有哪些症状?其实它的症状倒没有什么特殊的,一般就是胃部不适,有的人可能就没有症状,都是在做胃镜的时候发现的。就是可能有一些反酸、烧心,就是一些消化道的常见症状,有的人可能没有。 |
[主持人]: 好的,鉴于时间关系,本期访谈到此结束,感谢郭主任的精彩讲解。各位网友朋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郭建强]: 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