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患者分为两类人群,一类是异地安置的,一类是转诊的,异地安置的那种,由当地所在医保部门给出异地安置表,比如说来济南他会选两家医院,就可以在他所选定的医院报销。转诊的病人就没什么问题了,和当地的医保沟通以后,到他所指定的转诊医院来报销。能在医院报销,这两类情况,异地转诊的,还有包括异地安置的都可以医院报销,有什么特殊情况的时候回家老家报销,比如说在和当地医保局沟通的时候,他认为这类病,或者这一位病人有特别特殊情况的时候,他需要提前告知你需要现金结算回来报销,这种情况基本上比较少一些。至于说报销的比例,因为现在异地患者,分居民和职工两类,居民和职工的报销比例不完全相同,先说居民异地转诊的,异地转诊的居民,有分高档和低档两类,高档是55%左右,低档是45%左右,居民异地安置这种,异地安置实际说的是在外地子女居住一年以上的,异地安置居民报销比例是60%,这是高档的,低档的是50%。还有一类是职工的,刚才我说的这个情况有文件可以检索的,大家从网上可以看到。鲁人社办发【2014】157号文件,这是有的。还有一个鲁人社办【2011】174号文件,是关于职工转诊的问题,也就是说这类居民,在职的职工转诊,异地报销是72%,退休异地职工是报销77%,这是转诊的。异地安置的职工报销比例在职78%,退休是83%,这是两类情况。
![手机快拍二维码 转发此新闻](http://qr.liantu.com/api.php?el=m&w=100&m=10&logo=http://www.dzwww.com/data/logo/1.gif&text=http://w.dzwww.com/d/13573768.html)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帅皓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