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振强:
传染病在历史上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过巨大的威胁,比如说14世纪欧洲的黑死病,也就是现在的鼠疫,当年造成了大概有2500多万人的死亡,几乎是欧洲人口的1/4。我们清朝嘉庆年间有一个诗人师道南写了一个《死鼠行》,也很形象的反映出当年我们国家鼠疫流行的惨状。再比如说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造成了估计2500-4000万人的死亡,流感大流行造成的人员死亡比一战造成的人员死亡还要多。所以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在历史上还是非常大的。
但是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染病大幅度下降。这里抗生素的发明、疫苗的出现、我们整个经济水平的发展,都对控制传染病起到了很大的贡献。拿我们国家为例,在解放初期的时候,我们整个传染病的发病率达到十万分之一千五百,最高的一个年份达到了十万分之七千多,而现在我们国家整个水平大概是十万分之四百左右。
在传染病的死因排位里,50年代刚刚建国的时候,我们的传染病是排第一位的,现在是在10位以后。当然尽管我们说传染病防控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用我们的话来说,针对传染病的工作叫第一次卫生革命,应该说还是一个革命性的成就,传染病的发病率降的很多,死因的构成也降到十位以后,但就目前的情况,传染病依然还是一个威胁,主要的问题在哪里?一个是一些老的传染病还存在,像结核病、伤寒在一些地方还有。再一个就是有一些已经曾经控制过的传染病又出现死灰复燃的现象,比如像性病,像鼠疫最近还在一些地方出现。还有一种情况是新发的传染病,这也是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传染病,像最近出现的H7N9,像SARS,像艾滋病。从70年代到现在,每年大概能有30多种新的病因出现,所以像我刚才说的艾滋病、禽流感、H7N9、甲流,我们已经经历过。所以传染病对我们的威胁还是很大的。
对于传染病的防控,我们知道传染病主要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传染病防控的措施,我们也是围绕这三个环节来做工作。针对传染源,主要是对传染源的控制、传染源的救治,比如我们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把传染源阻断,当然不同类型的传染病,比如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经血液、经性传播的传染病,不同的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切断传播途径。比如说我们对呼吸道的传染病,我们采取比如戴口罩防护,像这种都是阻断传播途径的办法。像消化道传染病,我们改善环境卫生水平,搞环境的消杀、消毒,这都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再一个重要的一项,就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比如说我们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老百姓的知识水平,提高自我防护的能力。比如说我们做免疫规划、做计划免疫,通过免疫接种来提升免疫水平,达到防卫的目的,这都是我们做的一些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免疫规划、计划免疫,比如说解放初,大家都知道,像我们这代人肩膀上都会有一个疤,就是接种天花疫苗,接种牛痘疫苗的疤,现在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所以就不用接种了。我们国家1978年就实行了计划免疫,最初的时候是4种疫苗预防6种疾病,包括麻疹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还有一个三联苗白百破,就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4种疫苗预防6种疾病。2008年国家实行扩大免疫规划,我们现在从国家层面上是15种疫苗预防16种疾病,都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了。
我们做过测算,疫苗的接种和产出,成本效益比还是很高的。比如说我们一块钱的投入,就可以避免接近60块钱的损失,应该说疫苗接种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还是一个治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