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食物竟引发儿童性早熟?事实真相竟是这样!

2019-08-05 11:24:00来源:作者:

  近年来“性早熟”这个词频频出现,令不少父母揪心发愁。然而,这个担忧并不是多余的,在最常见的儿童内分泌疾病中性早熟位列第二,仅次于肥胖。

  关于性早熟那些广为人知的“传闻”

  一、植物激素

  代表食物:黄瓜、西红柿、香蕉等南方水果及反季节蔬菜等。

  上榜理由:南方的青香蕉摘下来运到北方依然是青的,出售前喷点“催熟剂”,捂一夜就成了黄香蕉。

  真相:确有其事。植物激素应该叫“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之所以会开花、结果,最后瓜熟蒂落,是因为自身会产生一些激素类物质。可以说,自然成熟的水果中都含有激素,而我们所说的“催熟剂”也是其中一种。

  与性早熟的关系:无论天然的还是人工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中普遍存在,但都只会跟植物中的特殊蛋白相结合发生作用,而人体则不含这种蛋白,因此吃进肚子里的植物激素是无效的。

  二、动物激素

  代表食物:鸡、虾、鳝鱼等水产品。

  上榜理由:鸡翅上打激素针,45天就可以出栏;给虾、蟹喂避孕药,可以催肥长肉。

  真相:45天出栏的鸡确实有,但那不是激素,而是良种选育和科学喂养的结果。而给虾、蟹喂避孕药则是子虚乌有之事。动物体内本来就含有各种激素,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真正威胁我们健康的,是抗生素,还有不法商贩给猪喂食的“瘦肉精”等。

  与性早熟的关系:适量食用肉类不会导致“性早熟”,而抗生素和瘦肉精等外源性化学物质会危害健康,但其结果不是性早熟。真正应该担心的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肉食动物”,大量吃肉导致肥胖,而肥胖会影响脑垂体功能,进而影响孩子性发育。

  既然食物中的激素不是真凶,在排除肿瘤、外伤、颅内感染等器质性疾病后,孩子到底是怎样吃出性早熟的呢?

  真相——乱进补

  孩子就是家长的心头肉,有条件,就给孩子服用各种保健品或者补品,不怕过分就怕营养不够。其实,在保证孩子均衡饮食的前提下,一般是不需要服用保健品和补品的,过度进补、乱进补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一个原因。如果确实需要服用,笔者有以下建议:

  1.有些补品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干扰儿童正常的激素水平,有可能导致性早熟及其他不良反应,不适合儿童食用,如人参、虫草、阿胶、鹿茸、蜂王浆等。用之前一定要咨询医师或药师等专业人士。

  2.慎重对待“益智增高”类保健品,因为就目前的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水平来看,到底哪一种营养素可以使人越来越聪明尚未可知,“益智”很大程度上是商家营销的噱头。

  3.尽量选择成分单一,作用机制比较明确的保健品。在购买保健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产品标注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

  真相——抹出来的性早熟

  许多年轻妈妈会给自己的孩子涂沫女性用的洗面奶、珍珠霜、增白霜(甚至丰乳霜)等化妆品,希望孩子从小有一副吹弹可破的肌肤,或者免受干燥天气等对皮肤的损伤。殊不知,这些化妆品大多含有雌激素,可由小儿娇嫩的皮肤吸收入体内。大分子激素因排泄缓慢,在人体内积蓄,成年累月后会出现乳房增大等“假性性早熟”的症状。所以不要给小儿乱用成人化妆品,而要使用小儿专用的护肤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