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遗尿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2018-12-17 11:12:00来源:作者:

  小儿尿床可以说是司空见怪,哪个小儿不尿床呢?难道每个孩子都有遗尿症吗?让我们听听医生怎么说!据医生介绍,3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出现无意识遗尿或尿床,这种现象至少每周两次以上且持续超过半年即可诊断为小儿遗尿症。因为尿床是极为常见的事,所以会被家长们一再忽视。那么,导致孩子遗尿都有哪些原因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济南六一儿童医院儿科医生的详细介绍。

  目前认为引起遗尿的常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利尿激素分泌节律异常:通常情况下抗利尿激素分泌白天低、夜间高,尿量随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发生相应的变化。而部分遗尿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失去昼夜节律性,无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高峰,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较低,以致夜间尿量多,膀胱在夜间易被尿液充满,从而不自觉地激发排尿反射,产生遗尿。

  2、膀胱功能紊乱:主要是指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低顺应性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及逼尿肌-括约肌收缩不协调,从而引起功能性膀胱出口梗阻,因此导致患儿出现遗尿。文献报道,相当一部分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遗尿症患儿,其功能性膀胱容量明显减少。

  3、睡眠过深:遗尿患儿往往夜间睡眠较深,不易唤醒,唤醒之后也常常还是迷迷糊糊的,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因此,夜间唤醒排尿相对比较困难,而导致尿床。

  4、遗传因素:在香港的调查研究发现,遗尿症患儿有阳性家族史者为28%。此外,单卵双胎同时发生遗尿者较双卵双胎者为多,这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5、心理因素及排尿习惯不良:部分患儿自幼没有养成控制小便的习惯,出现尿床后常常受到家长的责备,甚至打骂,精神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每晚睡前总过度担心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使遗尿经久不愈,此外,家庭变故、家长与孩子长期分离、黑夜恐惧、受惊等均可导致儿童遗尿。值得关注的是,心理因素还可使少数患儿的遗尿逐渐形成顽固的习惯,甚至成年后仍无法改变。

  6、有些患儿使用尿布时间过长,没有及时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或者家长训练排尿的方法不对,夜间把幼儿唤醒后,让孩子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排尿,也没有看看是否已经排尿,就把孩子抱上床,这种情况下,幼儿不可能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在一起,无法形成条件反射,容易尿床。

  温馨提示:看完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病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家长朋友们都能重视起来,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疾病及医院的相关信息,可以与济南六一儿童医院在线医生一对一交流,另外,济南六一儿童医院特别开设专家免费咨询服务,相信济南六一儿童医院一定能给孩子和家人一个满意的治疗效果,使患儿病症尽快治愈,恢复正常、健康的生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