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植入险中求胜,母婴化险为夷,多亏这位医生

2018-09-14 19:00:56 来源: 医药卫生网 作者:

   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状况都可能对产妇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没想到,年轻的吴女士就同时遭遇了这两个“劫难”。近日,怀孕34周的吴女士因羊水过少,被收治入院进行剖宫产手术,术中出现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幸亏医生经验丰富,处险不惊,帮助吴女士度过重重难关,剖出健康女婴并成功保留子宫。 

  罕见感染 

  胎死腹中竟是肺结核病感染 

  3年前,吴女士就曾经历了人生中一次巨大的伤痛。不仅失去了第一个孩子,还遭遇了胎盘植入的凶险情况。 

  当时,24岁的吴女士怀孕后既开心又珍惜。然而,在她妊娠6个月时,一次产检发现孩子已经停止心跳,胎死宫内。随后,她在福田某医院做了引产,引产中小孩顺利引掉了,但医生却发现胎盘始终掉不下来,采用了钳夹也无济于事,还发生了大出血。之后,医生只好实施剖宫取胎盘,打开子宫后发现,吴女士存在胎盘植入,胎盘像树根一样植入到子宫中,无法处理。 

  考虑到手术风险,吴女士当即被转至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由时任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苏放明接手,市人民医院迅速为其做了介入手术治疗,止住出血,剥离胎盘后为吴女士保住了子宫,让胎盘自行吸收。 

  手术很成功,但苏放明却对吴女士的情况感到疑惑,因为吴女士从未做过任何宫内手术操作,又是第一次怀孕,为什么会出现胎儿停育和如此严重的胎盘植入呢?通过分析,苏放明怀疑患者极可能子宫内膜有结核感染。之后,通过拍片、支气管镜等检查,证实了苏放明的想法:吴女士患有严重的肺结核。肺结核发生血行转移到输卵管,再由输卵管转移到子宫内膜,从而造成了胎儿死亡。 

  从市人民医院出院后,吴女士专程前往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抗结核治疗,经过约一年半的规范治疗后,肺结核终于治愈,残留植入的胎盘也吸收了。 

  有惊无险 

  缝合89针为患者成功保留子宫 

  肺结核治愈后不久,渴望当母亲的吴女士再次怀孕了,由于有了之前的怀孕和手术经历,这一次她格外谨慎,一发现怀孕就立即告诉了已调任远东妇产医院的苏放明教授,并来到医院建册、产检。 

  在产检的过程中,通过B超检查,苏放明怀疑吴女士再次出现胎盘植入。怀孕30周时,通过核磁共振检查,证实吴女士的确存在胎盘植入。34周,吴女士在产检中发现羊水过少,于是立即将其收治入院并密切观察治疗。到了第36周,当胎儿已经近足月,苏放明决定对吴女士实施剖宫产手术。他同时召集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进行了联合会诊,并制定了详细周全的手术方案。 

  远东产科苏放明主任与团队确认抢救方案 

  8月2日,苏放明带领远东医院的产科团队为患者在全麻下实施了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娩出一个5斤多的女婴。术中发现,患者胎盘植入与3年前位置基本相同,属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苏放明小心翼翼地为其将胎盘与子宫剥离,并对子宫进行压迫式缝合,为其止血共缝合了89针,为患者成功保留子宫。手术耗时1个半小时,术中共输血3000余毫升。 

  术后,吴女士被送进ICU(重症监护室)监测,一天后转入普通病房,经过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术后7天就安全出院了。 

  专家提醒 

  有宫腔操作史者警惕胎盘植入 

  据苏放明介绍,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指胎盘绒毛穿入宫壁肌层。“胎盘就像大树长了根一样,错综分散并深深地扎根于子宫肌壁内,胎盘的植入部分不能自行剥离,分娩时人工剥离胎盘时会损伤子宫肌层,常常会导致病人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继发感染,甚至死亡。”苏放明说,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切除子宫的几率在60%以上,甚至更高。所幸吴女士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属于I型,通过手术尽力为她保住了子宫,将来有可能再次生育。 

  苏放明表示,多次流产、瘢痕子宫、有宫腔操作史、子宫内膜手术、息肉切除等手术都易破坏子宫内膜基底层,容易引发胎盘植入;像吴女士肺结核导致子宫内膜结核也是胎盘植入原因。近些年来,随着二胎妈妈增多,各种宫腔手术操作与剖宫产率升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表明,剖宫产次数与胎盘植入发生呈正相关。 

  他提醒广大女性,尽量避免人流刮宫术,同时提倡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如果有瘢痕子宫、宫腔操作史,妊娠后要尽早去确定胚胎着床位置,如果着床在上次剖宫产瘢痕附近,那发生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概率极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永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每缴存一年可贷10万 北京公积金买房迎六变化

    e5550251d590459ba57bcce74d199845.jpg

    (记者 邱宇)用公积金买房没那么容易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通知还规定,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及配偶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有购房提取记录的,不能办理异地购房提取。[详细]

    09-14 08-09中国新闻网
  • “扩中”文件正起草 增收和降负成关键

    “一年前,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启动城乡居民增收试点,在完善重点群体增收政策环境、理顺重点群体增收路径和机制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除了复制推广居民增收试点经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是被列入今年收入分配改革的重头戏。[详细]

    09-14 09-09经济参考报
  • 香港旅游摩拳擦掌“玩高铁”

    香港旅游摩拳擦掌“玩高铁”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将要通车,香港正式迎来“高铁时代”。对于旅游行业来说,香港接入国家高铁网络无疑是一大利好,增加了游客出行的便利性和规模。[详细]

    09-14 18-09人民网
  • 在旅游网站发布大量有偿虚假评论 意大利男子被判9个月监禁

    在旅游网站发布大量有偿虚假评论。很多知名旅游网站和零售企业都对这种有偿撰写和发布虚假评论的行为表示强烈的反对,认为这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会降低消费者对零售企业的信心。[详细]

    09-14 18-09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