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常常遇到许多危急重症,它们格外凶险,而且往往突然发生被称为“产科死神”的羊水栓塞就是其中一种。羊水栓塞可以发生在妊娠的早、中、晚各期,一旦发生羊水栓塞,即使积极地抢救,仍然死亡率十分高,产妇的死亡率可高达80%。
面对羊水栓塞,产科医生应该如何应对?在5月25日-26日,在2019年鹏城产科热点论坛上深圳远东妇产医院苏放明教授分享了《羊水栓塞的DIC处理及肝素使用问题》
会上,苏放明教授介绍了“羊水栓塞救治中的几个问题”,包括1、羊水栓塞发病率低,死亡率高;2、发病机理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3、根据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过程进行救治;4、肝素的使用;5、救治效果分级。苏放明教授指出,维持重要器官的氧供、减少出血和阻断DIC是羊水栓塞救治的核心思想,主要措施包括生命支持、降低肺动脉压、大量输血(MTP)、子宫切除、脑及其他器官保护。羊水栓塞抢救包括心肺复苏、多学科联合救治、5分钟剖宫产、子宫切除和止血复苏,熟练顺畅的抢救流程可改善母儿结局,减少神经系统的远期后遗症。
苏放明教授在会上做学术报告
羊水栓塞抢救案例回顾:
就在前不久,周女士(化名)在远东医院顺利分娩产下一名男婴,突然出现阴道出血,凝血功能变差。产科病区副主任医师骆珊立即为其进行止血、心电监护、吸氧、补液等处理措施,深圳远东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医师苏放明接到电话,马上赶到产房指挥急救。此时,周女士阴道出血1000ml,血压下降到70/50mmHg,苏放明意识到,这并不是普通的产后出血,可能是凝血功能障碍型羊水栓塞。
情况危急,远东医院启动危重孕产妇抢救流程,一个以产科为主导,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检验科、B超等多学科联合快速反应团队迅速就位,共同制定抢救方案。
考虑到周女士才26岁,并且是第一胎,切除子宫意味着无法再生育。经过一轮紧急讨论,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一致决定:启动“生命与子宫保卫战”。苏放明先后进行了结扎子宫动脉、子宫缝扎术等措施试图保留产妇子宫,然而经过观察后,产妇子宫仍在持续活动性出血。血液检查报告也提示,产妇凝血功能指标多项异常,纤维蛋白原只有0.3g/L,正常孕产妇正常值为3-5g/L,出现持续性低血压休克。在尝试保守治疗无效后,为挽救产妇性命,在征得家属的同意下实施了全子宫切除术。
历经2个多小时抢救,周女士终于转危为安,生命体征平稳。整个抢救过程中总出血1900ml,共输入红细胞18单位,新鲜冰冻血浆2300毫升,血小板2个单位,冷沉淀20u,纤维蛋白原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