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传染病医院医生提醒:家人拍背排痰要掌握几个要点

2019-06-29 19:46:27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讯 近日,11个月的小宝因患百日咳住进了市传染病医院进行治疗,连续的咳嗽,小脸憋的青紫,有窒息的危险,护士紧急将小宝侧卧,给于扣背,不一会分泌物阻塞呼吸道的现象得到缓解,家属们都松了一口气。

  市传染病医院医生提醒,扣背这种紧急简单的方法也是需要人人掌握的,该法易于掌握,不受条件限制,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就医的路上。或者是在医院,有无医务人员在场,均可进行施救。家人拍背排痰要掌握三个要点:

  一、拍背时间。在夜间由于体位关系,呼吸道内会沉积大量痰液。所以拍背排痰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起床后。平时应选在餐前30min或者餐后2h进行,以防由于震荡过度造成呕吐、吐奶等影响孩子营养的吸收或者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最好在雾化吸入后进行,对其排痰效果更好。雾化吸入将药液变成细微气雾,随着患者吸气而进入呼吸道,可以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降低黏稠度,以利于排痰。然后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嗽前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将痰液咳出。

  二、拍背体位。1、拍背时将小儿直立抱起。应着重拍下胸部及背部下方区域等更易沉积液体的部位。如果已患肺炎,还应着重拍有病区域。2、根据病情选择患者坐位或侧卧位,拍背时,应一手托患儿胸部(或侧身躺在床上)头朝下趴;在床上或抱起后置于操作者的双膝之间,根据体位引流原理,痰液栓子脱落后,比较容易进入大气道后顺利咳出。

  三、拍背手法与顺序。拍背手法:方法:两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呈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持续5~ 10分钟,手掌根部离开胸壁35厘米,手指尖部离开胸壁10 15厘米为宜。叩击时发出空而深的“啪、啪”声响,则表明手法正确。可单手拍背,也可双手交替叩击。频率要快100^ 200次/分钟。一~天应拍3 5次左右。拍背力量应均匀,避开肩胛骨、脊柱。叩背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病人有耐受,可以适当增加叩背时间。

  四. 拍背幅度。 以手掌根部离开背部3~5 cm,手指尖部离开背部5- 10cm为宜。

  时间频率:持续3~5 min,频率要快,起码也要120次/ min以上,如果能再拍快一 点更好。婴幼儿每次拍打时间2~3分钟。

  注意事项:

  1、在拍打过程中注意拍打力度(患儿舒适,无哭闹),边拍边观察小儿的面色、呼吸、鼻、口腔的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2、叩击时应该用单层薄布(薄衣服)保护背部,避免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同时也应避免过厚覆盖物降低叩击时的震荡效果。

  如果在婴儿嗓子有痰的时候白天要多给宝宝喝白开水,这样可以帮助稀释宝宝嗓子里面粘稠的痰液,有利于宝宝咳出气管里的痰液。(通讯员 石晓红 徐敏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玲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