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帅伟
责任编辑:黄勇
大众网济南7月18日讯 近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一例“臂丛麻醉下行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右舟骨骨折经皮穿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据查,该技术填补省内空白。
17岁的小龙在活动时不慎摔倒,伤到了右手手腕,当时只觉得有些疼,腕关节活动不大得劲,也没太放在心上,直到第二天疼得受不了到医院拍片检查,结果被医生告知是“右舟骨骨折”,需要手术。
小龙酷爱运动,经常跟朋友们一起跑步、打球,偶尔受伤也没怎么在意过,没想到只是摔倒时手腕着地,居然摔成了骨折。如果手术,手腕这么小,骨头又集中,万一传统手术做不好,会不会影响以后的功能?!愈合不好的话,会不会畸形?
带着一系列担忧,小龙的家人把希望寄托在了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手外科,听闻这家创伤外科医院,有着远近闻名的显微外科技术。他们向主治医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想让孩子的手腕既好看又好用。”
对小龙家人的这个要求,手外科的医生表示非常理解,并且愿意尽力达成他们的心愿。凭着几十年显微外科手术经验,认真研究伤情、组织病例讨论、设计手术方案之后,手外科为其实施了一个创新性手术——“臂丛麻醉下行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右舟骨骨折经皮穿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骨科机器人辅助下手术
该技术无需缝合,定位精准,减少穿刺及X线透视次数,大大降低了传统开放手术、反复穿刺及X线透视带来的伤害,可以使患者更快、更好的达到快速康复。
术后复查,小张X片显示骨折对位良好,螺钉位置满意,恢复良好,手术效果十分完美。
小龙家人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腕舟骨是近排腕骨中最桡侧的一块,由于其独特的解剖形态和生物力学特点,使其成为各腕骨中骨折发病率最高的一个。舟骨的不规则形态也使其骨折线在普通X线平片中容易被遮挡,加近端比较独特的血供系统,骨折后近端骨折块的坏死率和骨折不愈合率都较高,所以,围绕腕舟骨骨折的研究和讨论仍然是手外科领域的热点。
市三院创新性开展的“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穿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创新了手术方式,减少了人工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血液循环破坏风险,不需要反复透视来确定进钉位置,减少了七成以上的术中辐射,减轻了病人痛苦,安全性高,促进了临床快速康复。此项技术在省内属首次开展,填补了山东省手外科骨科机器人技术空白。
2016年12月, 在传统显微外科技术优势基础上,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山东省率先引进“天玑”三代国产骨科机器人系统,至今已成功开展骨盆、脊柱、足踝等专业手术骨科机器人手术百余例,这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及四肢骨折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尤其对于上颈椎疾病、脊柱畸形、脊柱翻修、骨盆及髋臼等常规手术难以置钉的患者,以及一些因骨质疏松而不便进行多次进钉尝试的患者极为有利,此次机器人辅助治疗舟骨骨折拓宽了手术机器人在骨科手术领域的应用,是一次骨科技术领域的成功的有益尝试。
初审编辑:帅伟
责任编辑:黄勇
亭台楼榭 编者按:当前,莆田市正全面推进“莆田河(湖)长制及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努力实现管河(湖)治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据介绍,荔城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小西湖的改造工作,经过前期的多方筹备,于2016年6月斥资近千万元启动了北河综合整治工程。[详细]
王志强说,每卷10公斤的地膜110元左右,旧国标膜能铺地四五亩,而同样重量的新国标膜只能铺两三亩地,大家肯定喜欢花同样的钱、铺更多的地。张志诚说,地膜支出占种地成本1/4,使用新国标膜亩均多支出二三十元。由于目前尚无有效回收玉米、向日葵等根茬较大作物地膜...[详细]
参考消息网7月18日报道日媒称,在由日本援助推进首个高铁计划的印度,建设预定地的居民等反对土地被征用而持续进行抗议活动。据共同社7月17日报道,引入日本新干线模式的高铁计划把印度西部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之间的约500公里相连,其中约100公里位于孟买所在的马哈...[详细]
    大学生“扫”泉城。11人团队一周内发现标牌汉译英错误47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