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微创——挺直万千患者的脊梁

2018-07-06 16:16:5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记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震

  人类超越其他一切动物的最典型特征是直立行走,健康的脊柱,便是维持直立行走的必要条件。对人体来说,脊柱上通大脑,下联四肢,几乎所有从脑部发出的神经都由脊柱到达人体的各个器官,由此可见,脊柱之于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让病人的脊梁重新“挺直”,他扎根脊柱外科二十多年,常年以医院和手术室为家;为了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他将微创理念应用于每一位患者的治疗全过程,在济南市率先将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为了实现最佳治疗效果,他既治病又疗心,手机号码对患者公开还保持24小时开机……他用最朴实的汗水和爱心,收获了最普通但最珍贵的尊重。医路花开,他就是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震,不久前,他被评为2017年度“济南市十佳医师”。

  填补省城机器人脊柱手术空白

  2017年4月12日,市民杨先生在工作时,不慎从2米多高的地方跌落,被紧急送往济南市三院,经检查被诊断为“腰1、2椎体压缩骨折”。

  对于杨先生的病情,手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最佳治疗措施。恰好杨先生之前了解到济南三院在省内引进了首台三代“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主动提出是否可以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做手术。

  当时,医院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完成了20多例骨盆手术,但脊柱手术还是空白。张震介绍,脊柱适宜进行手术操作的结构空间十分纤细,一旦突破安全界限,可能产生大出血休克死亡、内脏损伤、脊髓神经损伤截瘫等严重后果,对精度的要求更加严格。传统徒手操作手术方式,即便水平高超的专家,也不可能保证每次螺钉位置都恰到好处,而骨科机器人手术误差每次不到0.5毫米,恰好可以满足手术对精准度的苛刻要求。

  经过完善的术前检查准备,在院长刘士懂教授的指导下,张震主任率脊柱外科团队为杨先生实施了“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无论角度、长度还是方向精度,都大大优于以往的徒手操作。”手术稳定顺利,其精准更是让所有人惊叹不已。而这台手术的成功,不仅填补了济南市骨科手术机器人脊柱手术的空白,也让济南三院在全骨科数字化智能化手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秉承微创理念追求最安全有效

  用最小创伤进行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是张震从医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理念和信条。

  从199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来到济南市三院骨科工作后,张震就在实验室通过了系统的显微外科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了显微镜下的神经血管手术操作,也就是从那时起,微创的理念就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底了。

  张震说,具体到一台手术,首先要定位诊断清楚,精确手术部位,选择最优的手术方式,设计合理的切口,使用高质量的手术器械,尽量不要伤到周围正常的神经、肌腱、血管、脏器等,防止术后感染。手术完成后,缝合要用无创可吸收抗菌缝合线,减少线头线结,包扎敷料纱布,固定石膏支具等也要根据伤口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形状。

  “这些细节,都是在尽量减少治疗过程对患者的影响,更快更安全地让患者恢复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讲,微创正在成为贯穿整个诊断治疗全过程的一个主流理念。”基于这个理念和对临床实践的不断总结和思考,他设计了导向复位植骨器,辅助关节镜技术,通过两个不足0.5厘米的小切口和一两枚螺钉,就可以完成以往需要十几厘米的伤口和钢板螺钉才能完成的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固定。这项技术的成功推广应用,不仅获得了国家专利和济南市科学技术奖励,更坚定了他在微创技术蓝海不断探索的决心和勇气。

  近年来,张震一直持续专注于颈肩腰腿痛及脊柱疾病精准微创诊疗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他不仅自己熟练掌握了经皮内镜在椎间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而且带领手术团队所有医生都可以独立完成此类手术,手术量在济南位居前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