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7月30日讯(通讯员 郭玉环) 7月21-29日,山东省立医院西院心血管外科中心专家组赴云南开展2019年下半年“爱心使者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项目”筛查工作。此次救助筛查活动先后在镇雄县、弥勒市、弥渡县开展工作,共筛查疑似先心病及复查先心病术后患儿338人,其中需手术治疗的98人,下一步,他们将在当地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到山东省立医院西院接受手术治疗。
其中,7月28、29日,专家组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开展2019年度医疗扶贫工作,共筛查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5人,并在当地医院完成手术3台。2018年10月,山东省立医院西院·大理州人民医院乔彬工作站成立。近一年来,双方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协作、学术交流、课题研究、业务培训和管理指导、远程会诊等方面开展合作。此次心外科专家组赴滇,作为乔彬工作站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将双方医疗合作推向深入,更是山东省立医院西院实践社会公益责任和健康扶贫的具体体现。
据悉,此项目由中国卫生法学会、云南省委宣传部发起,山东省立医院西院心血管外科中心乔彬教授团队提供医疗技术支持及具体救助服务。该项目自2014年开展至今,已对云南省的昭通、红河、大理、怒江、文山、临沧、西双版纳等州市的部分县市2000余名儿童进行筛查,手术治疗500多人,治愈率达100%。
该项目自开展以来,受到云南当地群众的热切关注。此次筛查活动过程中,通过当地政府的有力配合和卫健部门的精心组织,来自多个乡镇的先心病患儿在家长陪同下,有序抵达筛查现场接受专家的专业筛查。专家们的悉心筛查,为当地患儿送去先进的诊疗技术,也给百余家庭送去了生活的希望。
来自镇雄县赤水源镇布丈村8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龚紫云,出生3个月就被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7年多的时间里,爷爷龚声虎带着他到全国各地求医问诊,期间进行了2次心脏病手术,还是没有完全治好。在看到乔彬教授仔细的为孙子检查,并告诉他,自己可以用最先进的技术为孙子进行心脏病根治的时候,爷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们家庭情况不好,小孩妈妈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为了给小孩看病,我们前后花了20多万,家里欠了十几万的债,今天听到医生说可以做第三次手术根治,而且不用我们花一分钱,我真的是太高兴,太感谢了,感觉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山东省立医院西院心血管外科中心首席专家乔彬教授带领的团队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研究,开展了多项医疗技术革新,在婴幼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心肺联合器官移植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领域取得较大成就,拥有多项国内外领先的核心技术。乔彬教授已是连续十余次到云南参与先心病儿童筛查救治工作,已成功救治当地数百名先心病患儿,其中包括数十名复杂重症先心病患儿。
乔彬介绍,目前,山东省立医院西院在治疗先心病的过程当中,已经很少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这种传统的手术治疗后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批先心病患儿到医院后,医院将运用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为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工作组成员、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高春芳介绍,云南省爱心使者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项目实行全免费,包括住院治疗的手术费用,往返交通费,食宿费用等,让患者不花一分钱。
“开展贫困地区先心病儿童救治项目,就是把党的温暖送到边远山区的群众,让这些贫困地区的先心病儿童得到真正的救治,减少他们的看病支出,助力当地的健康扶贫”。工作组成员、云南省委宣传部原副巡视员吴静波介绍,云南地处高海拔地区,高原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当地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外加镇雄地区贫困人口较多,医疗卫生条件有限,预防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不少家庭“因病致贫”,先心病就是“元凶”之一。
初审编辑:帅伟
责任编辑: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