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讯 近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与消化内科、输血科等科室通力协作,成功救治一名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患者为一中年男性,因“呕血、黑便5天”入住该院消化内科,入院后持续呕血,并迅速出现意识不清、失血性休克状态,由于患者病情危急,紧急转入重症医学科,入科后值班医师韩佳滨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患者建立呼吸通路,避免窒息的发生。王涛教授凭借扎实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迅速建立两条中心静脉通路,为患者打通生命通道,并采取了输血补液等积极抢救措施。但患者四肢湿冷、血压下降,消化道仍存在活动性出血,血气分析中血红蛋白数值无法测出。情况危急,再不止血患者将命悬一线。在此紧急时刻,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晓芝教授立即停止查房,指挥全科展开抢救,并紧急联系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探查止血。
患者出血迅速,血压偏低,凝血较差,急症内镜检查风险极大,当务之急是加紧输血。为了挽救患者生命,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选择向高风险的抢救发起挑战,在商全梅护士长的带领下,护理人员在密切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同时开始多路加压输血,因情况紧急来不及使用加压袋,参与抢救的刘龙飞与王伟两名男护士徒手挤压血袋,为消化内镜的开展争创有利的条件。输血科医护人员与外勤人员争分夺秒,为患者提供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血制品,保障了患者的血液灌注。多学科医疗团队在经过缜密讨论与思考后,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共识,详细探讨了患者可能的出血点位置,制定了内镜检查的方案与介入手术的备用方案,并为紧急情况的发生做好了充分的物品与人员准备。在消化内科副主任史宁副教授、王伟医师与高桃护士长相互配合顺利进镜后,全体医护人员紧紧盯住显示屏,寻找捕捉任何可能的出血部位,并最终探查到患者反复呕血的根源:胃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患者胃底病变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只见压力极高的血流不断从胃底溃疡处裸露的血管破裂端喷涌而出,操作医师沉着冷静,技术娴熟,用OTSC吻合夹顺利夹闭出血血管,活动性出血立即停止。在经过一系列游走刀尖般的紧张抢救后,患者意识逐步转清,血红蛋白趋于稳定,休克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据统计,此次抢救共输注各类血制品达5000多毫升。
急危重患者的救治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其抢救过程需要多学科积极参与,此次该院重症医学科联合消化内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共同协作,使患者得以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该院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水平与多学科联合诊疗的重要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