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讯 (通讯员 刘兆轩)“主动脉夹层”又被称为“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这个疾病现在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因为它的来势汹汹,起病急,可瞬间危及生命,致死率高,很多人也知道一旦发生,要尽快到有抢救能力的医院进行手术。
近期,中心医院血管外科成功完成两例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彰显了国家级胸痛中心的实力与水平。
患者张某,男,44岁,因“腰背部疼痛5小时”急诊入院;患者陈某,男,58岁,因“胸背部疼痛10小时余”急诊入院。两例患者均表现为突发的后背部撕裂样疼痛,急诊行强化CT提示胸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血管内膜出现裂口,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内膜及内膜下层,使内膜及内膜下层从主动脉壁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将主动脉壁撕裂成真假两个分离的腔。由于撕裂后的主动脉内壁抵抗血流冲击的强度下降,如果不及时处理,血管随时可能破裂大出血。
CTA下可见患者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而此两例患者夹层均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如果采用微创介入的办法,最大的难点就在于保护主动脉弓上的三大主要分支。一旦不能保全,将会影响颅脑、脊髓及上肢的血供。尤其是患者张某,夹层累及范围更广,左锁骨下动脉及左颈总动脉均受累。中心医院血管外科孟庆义教授治疗团队在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方面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孟庆义主任、刘兆轩主治医师,鲁冬林住院医师手术团队经过认真周密的术前准备工作,决定对陈某采用“烟囱”技术保证左锁骨下动脉的血液供应,而对张某则采用“体外双开窗”技术来确保左颈总及左锁骨下动脉的血流。
血管造影下为患者实施支架植入+腔内隔绝术
在孟庆义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在麻醉医师的全程监护下,在介入导管室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血管外科手术团队成功完成保留分支血管的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手术时间均为2小时左右。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第2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5天两名患者均康复出院。
主动脉夹层根据破口的位置分为A型和B型,济南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心外科团队能够独立开展A型夹层手术,血管外科能够独立开展B型夹层的手术。目前,针对近端铆钉区不良的B型主动脉夹层,国内外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可采用的手术包括:杂交手术(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烟囱技术,单分支支架技术,激光原位开窗技术,体外开窗技术。目前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团队上述技术均熟练掌握,并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最适合的手术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和预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