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救治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2019-03-14 19:00:00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3月14日讯 (通讯员 徐彬 王涛 姜超)近日,滨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应用VV-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救治一名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目前该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顺利撤出ECMO并脱离有创呼吸机,进一步接受后续康复治疗。

  患者为一24岁男性青年,因发热3天,出现胸闷、喘憋等症状转入该院重症医学科。患者入院后喘憋持续加重,吸入纯氧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仍不断降低,在给患者加上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甚至高频震荡通气(HFOV)后,缺氧症状仍难以缓解。患者肺部炎症的侵袭在短时间内进展迅速,胸部X线片显示呈“白肺”,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学科带头人王晓芝教授带领重症医学科团队经过反复讨论,慎重评估后,一致认为必须及时采用ECMO支持该患者濒临衰竭的心肺功能。

  ECMO是一种高级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非常强调团队的紧密协作。但该技术实施难度高,并发症多,潜在危险大,在与家属解释病情的危急并进行充分沟通后,家属最终同意ECMO治疗方案,并表示积极配合。

  拯救生命刻不容缓,2月16日晚18时,王晓芝教授指挥并迅速集结重症医学科全体医疗人员及护士长、护理骨干等组成救治团队,紧密协作,相互配合,精致操作,在短短不到1小时内为患者实施了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当暗红色的血液从患者体内牵引出来,经过膜肺氧合以后,转变为鲜红色的富含氧气的血液,再次回输到患者体内,标志着“魔肺”开始工作。经过ECMO的高效运转,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逐步升至95%以上,呼吸机支持力度逐步降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ECMO技术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这个年轻的生命濒临凋亡的千钧一刻,ECMO技术的及时应用,阻止了死神的步伐,为下一步寻找引发重症肺炎的病原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经过一连数日争分夺秒的诊查,最终明确该患者感染病原为人腺病毒B亚型。而腺病毒引发的成年人重症肺炎比较少见,且目前暂无有效抗病毒药物,最重要的还是对症治疗以及处理相关严重的并发症。

  面对这样极度危重的重症肺炎病例,王晓芝教授医疗团队沉着冷静、精心策划、反复论证、争分夺秒,及时为患者实施了严密的救治方案。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守候在患者的床旁,并通过科室微信群等通讯工具时刻关注着病情变化并投入到紧张有序的ECMO治疗中,循环维护、精确抗凝、感染防治、镇静镇痛、营养支持、液体管理、酸碱平衡等等,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需要医护人员的精心调控与严密监测,每一项治疗方案的实施对于医护人员都如同游走在钢丝绳上,稍有不慎将满盘皆输。

  患者发病危急迅速,病情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可谓闯过难关重重。在历经12天的ECMO治疗后,功夫不负重症人,患者的病情终于有了起色,肺部渗出逐渐减少,“白肺”逐渐显影,氧合功能日趋好转。在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顺利为该患者撤离ECMO。同时患者撤离ECMO后由于肺泡顺应性与承受能力较差,为此医护人员丝毫不敢懈怠,继续通力协作,积极为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等措施,最大程度上改善肺部通气及换气功能,同时继续给予保肝、输血以及CRRT等对症治疗。最终,经过24天的治疗抢救,患者脱离生命危险,肺部感染情况平稳好转,并为患者顺利地撤离呼吸机,目前正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中。

  据了解,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之一,是现代化医院综合性实力的体现,它代表一家医院,甚至一个地区的危重症急救综合实力和水平,是某些可逆的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最后希望,被誉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作为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以及黄河三角洲重症医学专科联盟牵头单位,该院重症医学科多次自主开展ECMO技术,成功救治了多名危重患者,充分体现了该院作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抢救疑难危重患者方面的优势以及滨医附院人勇于担当、团结协作、仁心妙术、生命至上的大医之典范。

 
大众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