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7月24日下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之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有关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在会上表示,饮用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生命资源,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目前,我国居民饮用水的安全性问题总体是安全的,水质也是好的。近年来,卫生健康部门在保障饮水安全方面重点做了五方面工作。
全国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我国从1992年就启动了全国农村饮用水监测网络,2007年开始建立全国城市的饮用水监测网络。目前,城乡饮用水监测覆盖面非常广阔,全国31个省300多个地市、2800多个区县,已经实现全覆盖。同时,超过95%的乡镇都已覆盖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这个监测工作分为枯水期和丰水期,每年两次进行监测。在各地有些省份已经到每个季度,有些个别省份到每个月监测一次,为老百姓提供关于水质方面的公开信息。
重点流域生活饮用水中新型污染物专项调查。在全国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在重点流域、重点地区开展生活饮用水当中新型的污染物,比如抗生素、全氟化合物、塑料微珠、塑料微粒等的专项调查。了解生活饮用水当中新型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开展健康风险评估,而且探索建立饮用水新型污染物的监测工作机制。
饮用水标准制修订工作。目前,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2006年修订的,它是保障安全饮水的基本技术规范。现行的版本是106项指标,其中常规指标42项,包括城市和农村,结合不同的地区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2006年实施以来,对提升我国的水质,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去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有关部委启动新一轮标准修订工作。这次标准修订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基于我国近些年来积累的大量监测和科研数据,将会以健康风险评估为原则,兼顾标准执行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保留反映水的基本特征的指标,优先将已经出现健康危害特别是有人群的流行病学正确的指标纳入到标准当中来。
宣教工作指导公众健康饮水和健康用水。一是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对每个人的要求,因为我国人均水资源的量不到全球的1/3,大概只有28%左右。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要求,每个家庭和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节约用水。二是喝开水。通过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使全国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做到喝开水。三是洗手,洗手应该是非常基本的健康行为,包括要掌握什么环节需要洗手,饭前饭后,还有很多的环节。要掌握洗手的步骤,特别是洗手要从幼儿园的时候,就需要掌握正确洗手的好习惯。再有,鼓励有条件的家庭能够使用净水器,它的使用都能进一步使我们饮用水质量得到改善。
关于洪涝灾害和水污染事件的处置工作。今年洪涝灾害是频发的年份,其中涉及到饮水的安全,涉及到怎么样保障水源地的安全等,都是在洪涝灾害卫生应急过程当中卫生健康部门的重点工作。还有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处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CDC编制了关于洪涝灾害、关于水污染事件的技术指南,用于指导各地的工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