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唐子晴 石小宏)失眠、脱发、皮肤问题、记忆力衰退、抑郁……职场女性健康有哪些“雷区”?应该如何进行压力管理和健康管理?近日,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和澳佳宝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汇聚传播力量,关爱职场女性健康”第二届健康传播研讨会上,来自健康和传播领域的多名专家学者,与来自全国30家主流媒体记者展开互动讨论,深入解读职场女性的压力管理,探讨健康知识传播有效途径,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职场女性健康。
“解决好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国疾控健康传播中心主任崔颖认为,从2018《中国城市职场女性健康绿皮书》的调研结果来看,所有年龄段女性均面临亚健康的挑战,关心职场女性健康刻不容缓。据了解,绿皮书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5座城市的1016名职场女性,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深度分析当前职场女性的多重健康问题,同时来自政府、学界、行业的专家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供专业、科学的健康指导意见。
“根据世界银行2017年的劳动力市场数据,中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达61.5%,高于美国(55.74%)、日本(50.5%)和法国(50.56%)等高收入国家。”澳佳宝研究院院长LesleyBraun表示,“办公室生活”成为影响中国城市职场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久坐、作息不规律、长期注视屏幕、饮食搭配不合理、加班、没有规律运动等成为主要影响职场女性健康的主要因素。
另外,焦虑、抑郁和孤僻等心理问题成为中国城市职场女性的健康隐忧。“升职加薪”“强度大时间长”“工作难度大”“职场性别歧视”是职场女性的主要压力源。“其实对于每个职场女性来说,健康意识不是大问题,如何获得专业、权威的健康知识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婧坦言。
饮食、情绪不良加重炎症盘中餐改变职场女性的健康
情绪不好就想吃两口甜食,再来一顿火锅。其实,这是在给下一波情绪低潮“埋雷”。
过量摄入淀粉、糖、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或者膳食纤维、天然抗氧化剂等主要来自睡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营养素摄入不足,都会容易诱发或加重炎症,这时压力和情绪的变化已经“在路上”。
“炎症会增加感染、伤口愈合延迟、慢性疾病、情绪紊乱的风险,还会引起超重、肥胖、高血压、二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澳佳宝研究院院长LesleyBraun介绍道。而炎症的发生,与食物和情绪息息相关。
这样看来,妈妈苦口婆心叮嘱“少吃外卖”是有科学道理的。因此,尽量减少食用红肉和加工过的肉类、精制谷物、甜食、高脂肪奶制品、黄油,保证足量摄入水果、蔬菜、谷物、鱼类、低脂奶制品和动物食物。在膳食搭配中尽量遵守“十个拳头”原则:即用一个拳头的大小作为度量标准,肉类(包括鱼禽肉蛋)、谷类(各种主食)、豆奶制品、水果、蔬菜的比例保持在1:2:2:2:3。
减轻工作压力,在工作场所牢记“人生平淡”
这不是一口随意煲制的“鸡汤”。
“负面情绪会沉淀在身体里,你的大脑暂时忘记了,但是身体会一直记得。所有的委屈、纠结、愤怒,终将化作一场免疫风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王向群认为,工作压力来自于“工作要求”和“工作掌控感”,“工作要求越高,工作掌控力越低,工作压力就越大,而工作压力过大容易患精神障碍。”
绿皮书显示,四成以上的职场女性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欠佳,各个年龄段的职场女性都面临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困扰。值得注意的是,睡眠问题是职场女性面临的首要健康问题,肠胃问题、皮肤问题、脱发等紧随其后,困扰职场女性。
“带着症状做你该做的事情。”当出现担忧、记忆障碍、警觉增高、震颤、小动作增多、静坐不能、往复徘徊、激越等焦虑症状时,王向群建议不要刻意对抗,及时调整,通过冥想、深呼吸等特殊的放松技术应对焦虑。
除此之外,职场女性还可以适当进行挥拍运动、游泳和其他配合音乐进行的有氧运动,缓解精神压力。而限制咖啡因摄入,避免酒精和尼古丁等物质,都能够保护职场女性的健康。
“建立情绪‘垃圾桶’,随时随地把情绪垃圾扔进去,接受现实、积极面对、努力做应做之事。快乐、健康地工作和生活,才是平淡人生的真实奥义。”王向群笑言。(图片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提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