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积极老龄观开启养老新时代

2019-04-18 09:54:00来源:健康报作者:乔宁

           □乔宁(记者)

  我国社会的养老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在近日召开的2019南山峰会暨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策略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提出,发挥老龄人口的劳动供给与社会贡献,加强老龄人口的自养自律。前不久,新浪微博平台发起“当你老了,如何养老”话题讨论,不少网友虽然流露出养老焦虑,但规划的养老方式呈现多元化特点,相比居家休养、含饴弄孙,旅行、培养兴趣爱好、在合适岗位继续发挥余热更受青睐。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踏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相关政策频频出台,各地纷纷发展医养结合、兴办社区养老中心、增加助老设施,政府的重视和投入程度可见一斑。而老年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归根结底才是其能否健康养老、快乐养老的关键所在。在逐步改善外部养老环境的同时,社会更加鼓励和欢迎老年人树立独立、参与、自我充实的积极老龄观。

  焦虑,是许多人面对养老问题时的第一感受。这种焦虑,很多时候是出于对身体机能衰退的恐惧感和无力感。事实上,衰老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是任何人都难以阻挡的自然规律。与其哀叹垂垂老矣,不如学会接受衰老并慢慢适应衰老,通过加强锻炼、科学饮食、调整心态等尽量延缓衰老的进程。

  养老,究竟要靠谁?生活中的很多事例在不断证明,“谁也靠不住,还得靠自己”。抛开儿女不孝的极端现象不谈,独生子女养老负担过重、生活工作压力大、与父母异地居住不便照料等现实情况都摆在眼前。还要看到,完善的养老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再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也不会大包大揽。子女、机构、政府固然要承担起各自的养老责任,但不论子女还是老年人都需要意识到,养老不是把老年人“养”起来,也无需刻意把老年人与社会隔离开来,老年只是生命历程的一部分,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比如,锻炼身体、增加肌肉,提高养老的质量;培养一门兴趣、读读老年大学,让精神生活更加快乐充实;到社区发挥余热,创造新的人生价值等。

  人口老龄化的脚步越走越急,我国社会的养老观念也应与时俱进。联合国倡导的“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有尊严”的老人原则,非常值得借鉴。过去,我们把多数精力放在对老年人的照顾上,今后则应更加注重培育和发挥他们的自理能力,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一方面,各方都要承担起“文化反哺”的责任,帮助老年人在观念上跟上时代的脚步;另一方面,全社会应为其提供适宜、友好、健全的养老环境,让老年人能够顺畅地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自我充实的意识和能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