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来援疆-援疆义诊侧记

2018-09-20 10:29:00来源:大众网作者:

   大众网讯 今天说的的主人翁是一位老人,一位82岁的山东老奶奶,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个年龄是个享福的年龄,的确,她也有享福的资本,但提起她的大半生,和一个词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那就是“援疆”。

 

  那是在遥远的1954年,整整64年前,年芳十八的她,和两万名“山东女兵”一起,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三千多公里之外的新疆。三千多公里就是放到现在,乘坐飞机也需要接近五个小时才能到达,对于64年前的交通来说,到新疆那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十分钦佩当时这群山东姑娘的莫大勇气,能够放弃家里的一切,来到新疆,没有亲人,没有电话,甚至连睡觉的地方都不能保证,有的只是想象不到的艰苦和困难,但她们硬是坚持了下来,而且一坚持就是64年!

  难以想象,是什么精神可以支撑她们度过漫长的64年?由此想到建国初期一批批的兵团人放弃家里的一切,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来到新疆,前赴后继,为了新疆的繁荣、稳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想这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无惧困难”的兵团精神在鼓励着他们,毛主席说过:“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正是这种兵团精神,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援疆人在这里努力地工作,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付出了自己的所有青春。

  想当初准备援疆的时候,我们是做了艰难的选择的,但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应该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尤其到了新疆以后,耳濡目染,接触到的都是伟大的兵团精神,使我们深受鼓舞。来到距离家乡几千公里外的地方工作,最思念的是亲人,最放不下的是老人和孩子,但有了伟大的“女兵精神”、兵团精神鼓舞着我们,我们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就快要到了,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这些援疆人只有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转化成工作的动力,不辜负家乡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优质完成援疆任务,向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十二师西山医院、山东援疆大夫赵岱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