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上午,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望诊色诊专题培训班在郑州拉开帷幕,此次培训班由《中国中医药报》社、王鸿谟名中医传承工作站主办,郑州一代宗师素朴中医院承办。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等中医名家,围绕中医望诊、色诊及辨证论治的理论方法和临床实践进行授课,100多名来自全国的临床医师、中医爱好者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一代宗师素朴中医院院长刘文贵致欢迎辞
活动承办单位、一代宗师素朴中医院院长刘文贵在开班仪式中表示,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望诊作为中医诊断四法之首,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培训班不仅是中医“望诊色诊”的一次积极探索,更是一次学术理念与精湛医术的薪火相传。素朴中医院将致力于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实践“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精神理念。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党委书记王秀娟发表讲话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党委书记王秀娟指出,在中医学体系中,中医诊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重要依据,为了推动中医诊断学的发展,满足大家的渴望与需求,我们相聚在这里,举办专题培训班,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相信大家都可以汲取专家的临床特色,不虚此行,收获满满。
《中国中医药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罗会斌发表讲话
《中国中医药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罗会斌在致辞中传达了刚刚举办的全国中医药大会的重要精神,他表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做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工作意义重大,提升中医药人员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搭建传承名医学术经验交流平台,推动各区域中医服务能力建设尽绵薄之力,此次培训班正是落实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为期两天的培训班中,授课的名医专家有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王鸿谟,课题为《色部三级定位法》;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文龙,课题为《中医临床论治思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李峰,课题为《知行合一,妙用临床——强化中医望诊技能,提升临床疗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尹东辉,课题为《望诊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贡献》;王鸿谟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董晓英,课题为《王鸿谟教授面貌色部分区理论》;国医大师张磊教授亲传弟子臧云彩,课题为《六经辨证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望诊色诊是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可以为疾病的预防、定性、定位等提供相关的诊断依据,此次大会不仅为中医从业人员提供了提高自身从业水平与素质的机会,同时对于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继承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广告,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