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阳,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生,硕士。从事儿童保健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0-18岁儿童的营养与喂养(包括脂肪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营养、喂养技巧、营养不良的干预等等)、各种类型身材矮小的干预、儿童早期教育及智力开发、神经发育异常的干预(包括走路说话迟、学习困难、孤独症等),经验丰富。
长期承担本硕学生大课及临床教学,发表论文数十篇。指导重医学生、重庆妇幼医疗系统多次获得全国技能竞赛特等奖。担任重庆市医学会儿童保健专委会秘书长10余年,举办国内国际学术活动近百场,推动全市儿童保健学术水平向前发展。
???1、人的身高有标准吗?什么身高算是矮小?
人的身高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一个相对的范围。各个国家的标准不同,在不同年代也有差别。如果孩子的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或低于2个标准差(-2sd)以下,医学上称之为矮小。
什么是百分位法呢?通俗来讲就是把100个人从矮到高来排,最矮的3个人就是达到矮身材范畴的,医学上把它叫第3百分位。
标准差法是另外一种方法。如果说是低于两个标准差或者两个标准差以上,就离正常值相差太远、达到矮小标准了。如果孩子3岁以前<7cm/y,3岁-青春期<5cm/y,青春期<6cm/y则应考虑生长速度减慢。
? 检查自己孩子身高是否正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同龄的孩子比较,如果比同龄的孩子平均矮5公分以上、长期坐在班级前二排等,就应引起重视去正规的医院做相关检查了。儿保期间医生每次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
2、孩子的身高增长有规律吗?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正常儿童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首先看出生时的数据,一般足月出生时身长50厘米,小于47厘米则提示有宫内生长迟缓,身高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生后有3个阶段长高,第一个阶段是出生后2年,这是一辈子长得最多的阶段。第一年增长25厘米,第2年增长10厘米。然后是平稳生长阶段,第3年至青春期开始生长速度为每年平均5-7厘米。最后是青春期,每年增长8-12厘米,持续2-3年。如果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长小于6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就诊,及早治疗。
?3、怎样才能促进长高?
首先是充足的营养,奶、蛋、菜、肉类必不可少。奶量每天500毫升以上,1个鸡蛋,不挑食。钙是身体骨骼的主要成分,钙储备充足才能使骨骼得到增长。铁、锌元素也是很重要的微量元素。而维生素A、D促进骨骼形成和钙化,促进长高。缺乏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其次是充足的睡眠,最好在10点以前睡熟。不要吃夜间奶。运动尤其是与跑跳有关的运动需要加强,明天至少1个小时。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广告,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