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生工作室: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癌效果如何

2019-10-28 16:43:00来源:医药卫生网作者:

  2012年全球食管癌发病率6.5万/10万,在各个癌症发生部位中居第8位,占全部癌症发生的3.2%。我国2012年食管癌新发病例28.7万,占全部癌症发病的8.0%,居各部位癌症发病的第5位。  

  我国食管癌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男性食管癌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是女性的2.7倍,40岁以前发病处于较低水平,45岁以后快速上升。中国食管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是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的地域分布差异(高、低发区发病率相差500倍)和明显家族聚集现象(家族史阳性患者占40%)。

  中国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维生素缺乏(特别是核黄素、维生素A和叶酸等)和亚硝胺暴露。核黄素、维生素A、叶酸体内利用障碍和环境亚硝胺暴露导致DNA烷基化损伤修复缺陷。上世纪60年代,已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特别是核黄素、维生素A中间代谢产物维甲酸和叶酸,是中国食管癌主要致癌因素。长期膳食补充这些维生素后,如核黄素盐,发现有明显干预作用,但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经常食用腌晒食品、有癌症家族史、患胃十二指肠溃疡或食管炎是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林县食管癌的主要致癌危险因素是亚硝胺及其前体物和某些霉菌及其毒素,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如饮食粗硬热快、柿糠、酸菜和霉变食物等)、有害生活环境(土厕、坑肥、饮水污染等)是重要的促癌因素,某些维生素(A、B2、C、E 等)和微量元素(硒、锌、钼等)是重要的保护因素,缺乏时可促进癌变发生。食管细胞学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应用,不仅发现了早期癌,而且也发现了食管上皮重度增生。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是食管癌前病变,应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治疗,可阻止癌变发生。上述致、促癌因素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之中,可以通过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改造有害生活环境、改善居民膳食营养卫生来消除或减少致癌、促癌因素,增加保护因素,预防癌变发生。普通人群中补充β-胡萝卜素、维生素E 和微量元素硒可降低50 岁以下年轻人的发病和死亡率,停止营养素补充后十年仍然有效。 

  临床表现:早期症状是吞咽轻微哽咽感,吞咽时胸骨后隐痛,胀闷不适,吞咽时食管内异物感。中期可见进行性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可见声音嘶哑,晚期可见呕血,黑便,消瘦,恶病质。

  诊断:胃镜是食管癌最重要的检查项目。

  形态表现为:病变黏膜充血水肿或苍白水肿,或糜烂,溃疡,或呈菜花状,触之易出血,黏膜中断,食管壁较硬,肿瘤部位管腔狭窄,严重时胃镜难以通过,病理诊断可以确诊。CT检查可以显示食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肿瘤标志物如CEA.SCC.CA199,CA724的对辅助判断病情、预后等有一定意义。 

  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外科手术治疗是根治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Ⅰ期、Ⅱ期、部分Ⅲ期患者首选根治性切除;或根据病情在新辅助放化疗后进行手术切除;根治性手术切除后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可以有效延长具有危险因素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姑息化疗是中晚期食管癌的重要方法,目的是延长生存期,改善临床症状。放疗对于食管癌非常重要,术前的新辅助放疗、术后辅助放疗或姑息性放疗均可使部分患者获益。手术期间结合中药治疗,可补益气血,促进术后恢复;放化疗期间使用中药可以减毒增效,最典型的例子是放疗期间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化疗相关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我们的目标是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合理应用现有治疗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根治、控制肿瘤。

   

  林洪生工作室是林洪生教授领衔的中医肿瘤医疗及康复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与康复,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延续新的生命同时重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林洪生团队成就: 

  林教授团队在中医肿瘤学界取得的突出学术成果多次获奖。2007年团队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8年团队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1年团队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团队获得德国纽伦堡发明展金奖,2015年林教授个人获“中医药学·诺奖之星”殊荣,2016年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 

  目前,挂林洪生主任号最快的方法是通过林洪生工作室进行预约,林洪生工作室是唯一指定的官方挂号渠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广告,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