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全长约1.5米,分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其中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所谓大肠癌,就是发生在大肠的恶性肿瘤。大肠癌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第三大恶性肿瘤。70%的肠癌发生在直肠,近年来直肠癌比例逐渐减少,右半结肠癌比例逐渐增加。与其它肿瘤相比,大肠癌预后好,是很容易早期发现和治愈的肿瘤,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
它最初就是一枚很不起眼的腺瘤性肠息肉,经过5-15年的时间演化而来。如能在癌变前发现并切除,就能避免悲剧发生。
结肠息肉30年左右演变为癌前病变,5-10年演变为癌症,后浸润、转移
大肠癌有什么表现?
大便,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生活问题,但很多人避而不谈,从来不想多看一眼,陈先生的案例告诉我们,冲厕所前瞧一眼就是体检,出现异常应该重视。
消化道肿瘤早期较少有不适症状(所以肿瘤早期难以自我发现),但结直肠癌是长在结直肠粘膜上的,在相对较早期就可能通过粪便发现一些问题。
大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少出现明显腹痛、腹胀,反而观察大便更易于发现:
大肠癌的分期(0-Ⅳ期)示意
当病变于黏膜,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仅出现大便习惯、性质的改变;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刺激肠道增加分泌粘液,即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大便粘稠、不易冲走等症状;
也因为肿瘤占据了肠腔的部分空间,使正常大便难以通过,亦可出现便秘,大便硬结,量少,大便呈条索状,变细,甚至因为摩擦肿瘤表面出血,表现为大便中混杂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粘液。肿瘤一旦破裂,还会出现拉鲜红色血,高位结肠病变会有红褐色血便。
什么人最可能患大肠癌?
大肠癌既有环境因素,又有遗传因素的作用。
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包括
1 年龄>40岁
2 长期烟酒史
3 肠息肉史
4 慢性腹泻、便秘、便血史
5 血吸虫病、阑尾切除史、慢性阑尾炎
6 精神刺激史
7 家族肠道恶性肿瘤肿瘤史
8 长期炎症性肠病史
9 嗜好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久坐又缺乏运动者
上述占到一条者,就属高危人群,建议40岁前进行筛查。
该做哪些检查?
研究结果表明,从普通人群中检出大肠癌高危人群或癌前病变,对癌前病变腺瘤和息肉进行摘除(即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能有效预防大肠癌发生,大幅度降低全人群大肠癌死亡率与发病率。所以定期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的检查方式包括:
■ 大便潜血检查
大便潜血检查是用单克隆免疫试剂检测出大便中有无微量出血,进而间接判断肠内有出血性病变。
潜血检查需连续3天留取早晨大便行潜血试验,标本取黄豆大小大便即可,检查前及期间不可进食动物血等以免造成假阳性。
■ 肠镜检查
大便潜血阳性者需行肠镜检查明确出血点,必要时肠镜中取微量组织病理确诊。肠镜的优势在于可观察全结肠,并可做活检和息肉治疗,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
肠癌多由肠腺瘤或息肉恶变而来,息肉恶变需5~15年过程,特别是腺瘤性息肉,筛查过程中发现并摘除就能有效预防癌变。
息肉镜下切除示意
所以,我们建议,40岁的人群每隔3-5年做全面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合并有早期症状的人群则需要每年做胃肠镜检查。
■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就是医生用一个手指头伸进患者的肛门,以检查疾病的一种简便易行却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
准确的直肠指检,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10cm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80%的直肠癌都能被发现;但是对于高位结肠病变,则没有意义,还需要肠镜检查。
胃肠不适,还在恐惧做检查?
胃镜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及癌前病变等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胃肠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加之少数患者描述的异常痛苦片面放大了患者的感受,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胃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试试无痛纤维胃镜、肠镜
武汉东大中医肛肠医院目前推出“无痛胃/肠镜检查”,给你带来了全新选择。无痛胃/肠镜是通过静脉注射有镇静或麻醉作用的药物,使我们安静、不焦虑,呈浅麻醉状态,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无记忆,达到无痛苦检查的目的。如同睡了一觉就做完了,基本无痛苦,这样的胃/肠镜谁不爱呢。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广告,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手机快拍二维码 转发此新闻](http://qr.liantu.com/api.php?el=m&w=100&m=10&logo=http://www.dzwww.com/data/logo/1.gif&text=http://w.dzwww.com/d/19258592.html)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