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7月24日讯(通讯员 曹坤 刘学鸣) 近年来,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介入支架术作为治疗心梗的重要手段,挽救无数患者性命,但却会面临术后运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
近日,山东省立三院在成功完成一例急性心梗患者的手术抢救后,又为患者量身制定了完备的术后康复方案,取得了优异的治疗效果,也让患者对如此贴心、科学的医疗服务赞不绝口。
33岁男子突发心梗
今年33岁的肖先生家住济南八里桥社区,因为平时应酬多,生活作息、饮食都有些不规律。不过,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病倒。
7月10日下午,肖先生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心慌、胸口憋闷,后来症状越来越严重。他决定去买点药,但是眼看离药店就剩50米的距离,愣是喘不上气,歇了两次才到。
家人看到这种情况,赶紧拨打120将肖先生送到了山东省立三院急诊科。
省立三院急诊科为肖先生开通了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立即给予心电图检查,心内科值班医生发现他有明显的急性心梗症状,立即安排办理住院、完善检查、准备手术,并向心内一科主任高东学电话汇报。
此时已是7月11日的凌晨2点钟,高东学主任接到电话后没有犹豫,以最快速度赶到医院,经进一步检查明确患者为急性心梗后,立即安排手术事宜。
省立三院全力抢救
高东学心里十分清楚,年轻人通常没有心绞痛等心肌缺血的预适应,心肌需氧量也较大,一旦突发心梗,往往比老年人更危重、更凶险。早一秒手术抢救,患者便多一分生存的希望。入院不足一小时,肖先生已经被送到了介入手术台上。
手术过程中,高东学主任与赵伟副主任医师发现患者心脏内一根主动脉已经梗塞,手术再耽搁片刻随时就有生命危险。两位专家密切协作,通过造影准确找到梗塞的部位,迅速放置支架疏通了血管。
手术全程非常顺利,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患者恢复良好。为表谢意,肖先生一家还专程给医护人员送来一面锦旗,以表达满心的感激之情。
按照以往心梗术后的康复计划,患者需长期静养。但肖先生认为自己很年轻,手术也非常及时,总是卧床心里很着急。
为让肖先生尽快康复,高东学与医院心肺康复中心主任孟海燕,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决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整套合理、科学的治疗康复方案。
心脏康复立竿见影
7月15日,正值山东省立三院康复护理院心肺康复中心正式试运行。
该中心致力于进行“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运动处方、戒烟处方”的综合治疗,从而帮助心肺疾病患者尽快调整生活方式,找到提高体力、改善生活质量、重塑信心、回归社会的最佳治疗方案。
自试运行以来,该中心已经为心肺疾病患者开展了体外反搏、运动训练、心理调整、营养指导等治疗项目,并邀请了广东省中医院国内知名心脏康复专家徐丹苹教授前来指导授课,患者预约治疗不断。
专家详细评估之后,认为肖先生符合心脏康复的基础条件。在手术七天后,医护人员小心翼翼的用轮椅将肖先生送至心肺康复中心。
在那里,专业的康复医务人员对肖先生进行了6分钟步行试验和运动心排量测定,对他的心功能有了准确的判断,随后又制定了运动处方,在功率踏车上进行15分钟的有氧训练,并通过遥测设备实时监测到患者情况。
15分钟的运动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微出汗的肖先生也觉得心情愉悦了很多。
防治康养一体化服务赢得称赞
接下来的心脏康复治疗中,心肺康复中心医务人员将根据肖先生身体恢复状况,逐步安排了肌群训练,平衡训练等治疗内容。
针对肖先生平时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的问题,医护人员还准备了心理调整音乐治疗;通过健康教育,不断调整肖先生的作息、饮食、工作习惯,促进他的康复。
经过完善、周密的心脏康复治疗,肖先生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观。目前已经可以自己独立前往心肺康复中进行治疗,走路很轻快,这让他激动不已。
据山东省立三院康复护理院心肺康复中心孟海燕主任介绍,心肺康复中心的心脏康复项目治疗对象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接受过介入手术治疗、心脏瓣膜手术、心脏起搏器手术的患者,以及心绞痛、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其代谢综合征、周围血管病等患者。今后,中心将以山东省立三院强大的医疗团队支撑为基础,依靠先进完备的医疗设备,立足关注患者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努力造福更多患者。
初审编辑:帅伟
责任编辑:黄勇